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11年公车改革备忘录:官员身份象征符号取消 | |
作者:李亮 姚辉 文章来源:法制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9 10:53:2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著名社会学家郭兴华:官员豪车的盛行,实际上源于官员的攀比心理,也反映出官员想过“体面生活”的心理需求。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李亮□专题策划 李亮 姚辉 原文见:http://news.tom.com/1002/3291/20051127-2690790.html “车改”试点 宣传部长 骑着摩托车跑工作 北京市公务车改革的试点工作已经在海淀、房山、平谷等区县悄然兴起。平谷区夏各庄镇已经成功拍卖出6辆公车,踏出了“车改”的第一步;房山区琉璃河镇公务车改革工作已于近日顺利完成,分6个档次对干部发放车补。海淀区温泉镇也即将正式开始对公务员按级别发放交通补贴,处级干部每月补贴1300至1500元。 为了切身感受这个试点镇的“车改”效应,记者来到了北京市地下水蕴藏最丰富,有“独立水系”之称的平谷区。 坐着平谷区特产“蹦蹦儿” (即简易三轮燃油车),在新修的公路上,一路“蹦”着,别有一番风情。到达夏各庄镇政府时是上午10点,这是和镇宣传部长孙浩约好的时间。但是他的秘书员告诉记者,孙部长出去忙了,马上回来。在那个10来平米的办公室里,感到更多的是一种镇政府的朴素。 这个身先试行北京市公务车改革的小镇,规模并不大,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虽然全镇只有10辆公车,但是从这里的些许变动中,也可以窥见整个“车改”的效应。正如镇领导所说,现在小镇车改后所有的数据都统计保留,留着给以后全国性大手笔做内参。 不一会儿,孙部长来了,骑着他的摩托车风风火火,由于忘记戴头盔,在这寒冷的初冬,脸被吹得通红。 孙部长说他整天忙,基本上闲不下来,除了负责政府的宣传工作外,他还包着两个村,另外还负责工会的事。每天忙得不可开交,骑着摩托车来回“窜腾儿”。 今年47岁的孙部长快人快语,和记者寒暄几句后迅速切入正题。 “不要说我们是试点,把公车卖了全是我们镇自愿的!”这是和孙部长聊天中,他强调最多的一句话。 然后孙部长拿出一摞资料,全是关于这次夏各庄镇公车改革的有关材料。里面详细记载了“车改”在这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全部过程。从2005年11月1日起,夏各庄全镇推行公务用车改革。决定副处级以下取消公车。全镇共有10辆公车,有6辆在11月10日成功拍卖出去,仅保留四辆公务用车。 “说实在的,我们镇穷啊!”孙部长不禁皱起了眉头,“每年公车消耗财政巨大,车改对我们来说,是最好的办法。这6辆车卖了没干别的,都还债去了!” 另外,促使夏各庄镇决定车改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副处级干部多,镇政府60个在编人员,有9个副处级干部。配车不均匀,不易内部和谐。 记者问起车改后,有没有干部心理不平衡的问题,孙部长嘿嘿地笑了起来,说:“对大多数干部来说是好事,但肯定也存在着心理不平衡的问题。所以车改后为了照顾官员们的情绪,头一个星期用面包车接送官员上下班。”过了一会儿孙部长又说:“对于那些有车的副处级干部来说,肯定会这样。” 现在夏各庄镇里的干部纷纷琢磨着买车,见面打招呼仿佛就一句话:“什么时侯买车啊?”成为最近最热的话题。 车改后,好多以前专车接送上下班的干部现在纷纷搭起了便车,下属有私车,让下属去接送便成了有些官员们另外的新招。也有少部分人打车上下班。 曾经有辆公务用车的孙部长现在每天骑着摩托车跑工作,寒风凛凛,长期下来全身都有毛病。“我们负责宣传,每年都有发稿的任务。去年,大雪天,没车去采访,我们只好骑摩托车去,回来都冻坏了。” 目前镇委书记有辆本田专用车,镇长专用车是帕萨特,还有两辆金杯面包车是给党委办和政府办用的。其他部门没有公务用车,发了车补,出门办事自己想办法。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