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11年公车改革备忘录:官员身份象征符号取消
作者:李亮 姚辉  文章来源:法制早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5/11/29 10:53:2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车改”模式

  三种模式

  1.拍卖+按月补贴模式:公车实行机关内公开拍卖,领导干部有优先购买权,并给予拍卖价20%的优惠。此外,全体干部发放交通补贴。2.购车补贴+养车补贴模式:购车补贴仅限于领导干部,补贴按领导干部的一个任期,以一辆车加上消耗,每年可补贴四五万元。而养车补贴则是全体干部都有的,每月按一定数额发放。3.成立车队+用车凭票模式:即公车统一管理,凭票用车。从目前看来,第一种模式被认为是相对较可行的办法,也为多数试点单位所接受。

  “公车”对比

  首尔只有4辆“官车”

  韩国首尔市人口1027.7万,拥有277.7万辆车。为改变“行车难”,市政府把“官车”数量一下子砍到只剩4辆。这4辆“官车”的分配情况是,市长一辆,三位副市长各一辆。4辆“官车”的任务是确保市级领导各种公务活动的交通所需及其上下班的接送。

  芬兰有5辆公务专车

  在“透明国际”公布的廉洁榜上排名第一的芬兰,全国只有5个人公务专车:总统、总理、外交部长、国防部长和内务部长。他们对付超标配车、公车私用的招数也无非是政府机关公布官员用车信息、媒体查询曝光、公民举报等“常规武器”,但由于制度执行到位,“5辆专车”一直未有膨胀的迹象。

  宜宾却有“2400”辆公车

  四川宜宾,人口约500万,90%以上是农业人口,平均50人供养1个公职人员,现有公车2400辆,每年养车消耗上亿元。虽在积极推进公车改革但遇到的矛盾和阻力非常大。

  “车改”桎梏

  官员身份符号 “轿子文化”的延申

  在百姓眼里,官与车是紧密相连的。而且牌号越小,车肯定就越好,官也越大。哪有当官的不坐车的?这种想法渗透着国人几千年的“官本位”思想。

  追溯公车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有公车的影子。秦朝的马车可以称做最早的公车,随后,改朝换代,沧桑千年,马车逐渐被轿子所取代。在唐朝时,一个官员出行往往八抬大轿随行,八个壮汉抬着一个装饰华丽的轿子,中国经久不衰的“轿子文化”源于此,这个文化影响了国人几千年,甚至现在有的官员也逃不出这种思想桎梏。

  改革开放后,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有了自己生产的小轿车,也有国外进口的小轿车,但是价钱不菲。不提开车坐车,在中国的偏远地区看到车都是件大事。能坐车是件很奢侈的事。在那个年代,人们看到的、想到的能坐车的只有两类人:官员和港商。开车的司机师傅也受人尊敬羡慕,毕竟这“开车”在当时也是技术活儿。

  随后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期,大量进口轿车、合资车投入中国市场。现在最为普遍的桑塔纳被人们称为“县长车”。官员们坐车逐渐普遍,渐渐发展成专车。看到一个个下海经商人士开上了豪车,官员们的权力欲开始膨胀,“公车私用”现象严重,腐败现象严重。

  由来以久的“官车现象”使得官员们开始攀比,官车开始与级别身份挂钩。1999年 “两办” 出台了官员配备汽车标准的规定:部长级干部配备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45万元以内的轿车;副部长级干部使用排气量3.0升(含3.0升)以下,价格35万元以内的汽车;一般公务用车配备排气量2.0升(含2.0升)以下,价格25万元以内的轿车。在人民大学社会学家周孝正的眼里,这个规定并没起到多少实质作用,在官员攀比风气下,豪车、超标公车层出不穷。

  2005年9月21日,《经济半小时》曾经报道,黑龙江部分地区政府采购豪华越野车的事件。众所周知,小排气量是采购公车的首要条件。然而许多官员开着大排气量的越野车“办公”,说其是“用高射炮打蚊子”一点儿也不为过,其背后的铺张浪费是惊人的。在齐齐哈尔市2004年的车改中,共有9辆丰田越野车被拍卖,这也是官员追求体面的真实写照。

  著名社会学家郭兴华教授指出,官员豪车的盛行,实际上源于官员的攀比心理,也反映出官员想过体面生活的心理需求。“实际上,官场如商场,级别越高,就越说明你有能力高人一等,也就意味着你可以享受这种身份的待遇。而现在的情况是高官的工资太低,不能维持他们的“体面生活”。于是就有了‘赛豪车’的盛行。”

  车改治腐的同时剥夺了官员的“体面生活”,有官员向记者大吐苦水:“没车之后,我一方面攒钱自己买车,一方面到处蹭下属的车,以前‘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专车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我们单位公开拍卖公车,我竞购以前我坐的那辆本田没有成功,看着身边一个个搞企业的朋友坐豪车,心里真不是滋味!”

  周孝正这句话意味深长,“取消公车是向千年制度挑战!”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