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影音 | 图片 | 论坛 | 模拟驾考 | 免费取名算命 | 瓷都工具 | 留言本 | 域名 | 瓷都商城 | 汇款 | 
您现在的位置: 瓷都热线|诚信中国:“一就是一”(1941.CN) >> 资讯 >> 瓷都德化 >> 陶瓷新闻 >> 正文 登录 注册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福建德化由“工业瓷都”
泉三高速让瓷都再提速
德化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
中国瓷都迎游客戴云之旅
瓷都快讯
党旗映红瓷都德化新农村
德化推进"大城关"战略 现
闽中古瓷都  展现新容颜
聚焦瓷都新面貌
“景德镇”在哪里?
千年瓷都景德镇 一个王朝的背影         ★★★
千年瓷都景德镇 一个王朝的背影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中国陶瓷网 更新时间:2009-11-2 2:37:52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一千年——从来没有一个城市能像景德镇一样,依靠一种产业维系生存十个世纪而没有中断。//by http://CiDu.Net/

  它还与国家血脉相连,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成为一个国家的代名词。//by http://CiDu.Net/

  伟大的学者费正清在《剑桥中国文明史》中写着:“那些给欧洲人带来极大嫉妒和贪婪的瓷器,是公元960—1279年在景德镇生产的。宋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的鼎盛时期,景德镇瓷器还通过东印度公司销往世界各地,蓝白相间的中国瓷器让欧洲人垂涎三尺。”

  历史赋予了景德镇瓷器无上的盛誉——东方的神秘与高贵,宫廷御用的独特气质,华夏文明的精神载体。//by http://CiDu.Net/

  但千年风云过后,景德镇已不堪重负,满目焦灼。//by http://CiDu.Net/

  曾经睥睨天下的瓷器产业,也沦为历史和文化玩物,在市场浪潮中,几度迷失。//by http://CiDu.Net/

  体制之惑

  “景德镇完了。”在谈到景德镇陶瓷产业现状时,原景德镇奥林国礼瓷轩任经理的胡嗣东说。//by http://CiDu.Net/

  胡嗣东的哀叹并不能掩饰景德镇曾经的辉煌。//by http://CiDu.Net/

  1960—1980年代,当时不到40万人口的景德镇市区号称有8万陶瓷工人,瓷业成为景德镇的经济支柱。//by http://CiDu.Net/

  辉煌时期,景德镇的陶瓷产值占全国的20%以上。直到1970年代末,陶瓷产业的规模,无论潮州还是曾与景德镇并称三大古瓷都的福建德化,均难望景德镇项背。//by http://CiDu.Net/

  只不过,这一切都有着强大的政治力量的推动,在某种程度上,它掩盖了景德镇在面对市场上的先天不足——90年代初,主导景德镇陶瓷行业的国有陶瓷企业就跟同一历史阶段的其他国有企业一样,在体制、机制、冗员、债务等多重因素的作用下积重难返、步履维艰。//by http://CiDu.Net/

  据中国陶瓷工业协会的资料显示,改革开放之后,景德镇陶瓷仅以艺术瓷为主,日用瓷上的新进展几乎是空白,全市陶瓷年产值长期徘徊在10亿元之下,仅相当于佛山一家上市公司鹰牌陶瓷的年产值。//by http://CiDu.Net/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沿海地区一些民营陶瓷企业纷纷引入资本、细分市场、扩大产业规模,走上现代化企业之路,而景德镇,这个中国陶瓷业中心基地还沉醉于计划经济体制下有保障的业绩和霸主地位。同时,对民营企业几乎没有扶持。//by http://CiDu.Net/

  80年代末,国家投入的10亿元技改资金被“撒胡椒面”式地给了全市大小几十家经营不善的国有企业,到1996年,全市32家国有陶瓷企业中,有30家停产或部分停产。//by http://CiDu.Net/

  “现在回头来看,这更是时代的错误,而不是景德镇的错误,但景德镇承担了所有的后果。”曾经在景德镇经营陶瓷作坊的陈星宇说。//by http://CiDu.Net/

  不过,在陈星宇看来,将景德镇彻底置于死地的不是扶植劣质国企,而是1995年的十大瓷厂改制。//by http://CiDu.Net/

  景德镇历史上,曾经有光明、艺术、红旗、红光、建筑等十大国有瓷厂,一度完全依靠行政指令来进行研发、销售,但这条道路在90年代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工厂效益大幅下滑,不过当地政府没有选择股份制等市场经济手段改造国企,相反,为了快刀斩乱麻地卸下包袱,1995年10月,采用了“化整为零”的策略,十家大的国有陶瓷厂迅速瓦解。//by http://CiDu.Net/

  这种一刀切的模式,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by http://CiDu.Net/

  国有陶瓷企业的衰落侵蚀了传统名牌产品勃发的根基,又迅速殃及江西省陶瓷销售公司和江西省陶瓷出口公司——这一内一外两大国有陶瓷销售主渠道随之瘫痪。//by http://CiDu.Net/

  陈星宇就是当时从国有瓷厂里面下岗分流出来的,为了糊口,他与家人开始在景德镇经营陶瓷作坊,这是当时景德镇人的普遍选择。//by http://CiDu.Net/

  很快,这种各自为战的经营手法就显现出了不可逆转的弊端——现代工业的集团竞争力荡然无存。//by http://CiDu.Net/

  最直接的例子是2002年,当一张2000万美元的日用瓷大订单送到景德镇门前的时候,却无人敢接单,景德镇已没有一家大厂能够一口气接下几千件的订单,没有这样的设备没有这样的生产规模也没有这样的人力资源。//by http://CiDu.Net/

  “小作坊可以迅速地调整产品结构,降低成本。但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生产习惯,令毫无创新的低端日用瓷和艺术瓷成为景德镇小作坊的主要产品。而且,这些小作坊出来的产品大部分以地摊式的销售手段在景德镇出售。”陈星宇至今仍然无比痛心景德镇国有瓷厂的衰败。//by http://CiDu.Net/

  小作坊的另一个弊端是,资本薄弱,规模过小,产能不足,致使在技术研发上无法跟上时代。//by http://CiDu.Net/

  曾发明了“高温颜色釉”独门技术的景德镇技师邓希平,从建国瓷厂分流后开设了“邓希平工作室”,但是在接近10年的摸索中,她的工作室也依然未能走上现代规模化企业的康庄大道,她说,她始终未能获得足够的资本原始积累以供研发升级,“我连测试的设备都没有,怎么搞创新升级啊?”

  另一方面,内地二线城市缺乏现代企业所需的专职的营销人员和策划人员,也是小作坊迟迟不能成长为产业巨头的原因之一。//by http://CiDu.Net/

  遍地开花的模式,带给景德镇瓷器产业的是无可挽回的衰落,有数据显示,上世纪90年代中期,潮州陶瓷产业的规模与景德镇大致相当,而到了2008年,潮州陶瓷的总产值已超过200亿元,占潮州整个工业总产值的30%以上,卫生陶瓷的产量占全国的60%。相比之下,景德镇陶瓷年产值只有20亿元不到。//by http://CiDu.Net/

  另一份数据是,超过4000家的瓷器作坊每年给地方政府利税收入甚至及不上一家原先生产直升机的昌飞集团提供利润的1/10。//by http://CiDu.Net/

  对于曾经的这个瓷都,这份成绩无疑是令人汗颜的。//by http://CiDu.Net/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点击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