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窑基残存十四个窑门,一般都开在窑室的前端。其中有十一个开在东边,三个开在西边。窑门的残存高度在0.10-0.55米之间,宽0.40-0.80米。有的窑门还留有当时封堵的砖头和匣钵。窑门大多数开在一边,可能与作坊出入通道有关,便于装窑和出窑;同时利于保持窑温,节省燃料。这是窑炉结构和烧造技术进步的一种表现。//by http://CiDu.Net/
窑身两壁外附残护墙,俗称“窑乳”,但大都是建于东壁,西壁只有一处。护墙多用石头、废匣钵、碎瓷片堆砌,一般建筑在两个窑门的中间,这些护墙起着保护窑壁的作用,避免烧窑时窑壁的崩裂和爆炸。//by http://CiDu.Net/
窑顶全部坍塌,但从窑室内出土的楔形砖看,估计原来窑顶可能是拱形。//by http://CiDu.Net/
窑底残存托座、匣钵垫、匣钵、垫饼和支圈等窑具。匣钵一般放置在窑室的前中部。匣钵的排列大小相间,一般横排十二个,纵排十一个,左右间隔5厘米。托座则放置在窑室的后部。排列的方法,一般是三至七行不等,每排托座十九至二十一个。在窑基底部也发现一些支圈。根据匣钵和托座排列行数可以看出当时瓷器的装烧量是很大的。//by http://CiDu.Net/
总之,这座窑基出土的现状和结构是:窑身宽大,火膛狭小,窑室斜平,不分阶级,有隔墙、通火孔和火路沟,门开单边。我们初步认为它可能是属于龙窑、阶级窑以外的“鸡笼窑”类型。//by http://CiDu.Net/
三、出土器物
1.生产工具
(1)模具 共二十件,是铜锣盘、小盘、直道纹洗、莲瓣纹碗、缠枝花纹洗和军持等的印模。细泥轮制,表面呈红褐色。印模周边一般阴刻各类花纹,有的还刻有“兴”“义”“火”字样(图三:1、2)。//by http://CiDu.Net/
(2)转盘 是生产过程中制坯(修坯)用的工具,内施一层灰青色薄釉,轮制,呈红褐色(图三:3、4)。//by http://CiDu.Net/
(3)铁窑刀 一件,完整。通长27.5厘米。首部呈四棱锥形,双面刃。通体腐蚀。为敲开匣钵的工具(图三:5)。//by http://CiDu.Net/
(4)匣钵垫 共三十五件。平底或微内凹。是放置在窑室的底部,作为承托各类匣钵用的,有大、中、小三种,直径12-24厘米。粗泥轮制(图三:6)。//by http://CiDu.Net/
(5)匣钵共二百七十七件,可分为三种类型。//by http://CiDu.Net/
平底钵 四件。完整。是装烧浅形器,如洗、盘、碟、盒等器物用的。口径17.1-17.4、高3.9-4.5厘米(图三:7、8)。//by http://CiDu.Net/
凸底钵 七件。完整。有的内底心凸起一乳钉。此类匣钵用作烧高足杯。在装烧时附加有套圈,免使底部与匣钵垫碰撞。口径13-18.5、高7-8厘米(图四:1)。//by http://CiDu.Net/
圜底钵 二十三件。完整。可分为三种:
大型圜底钵 五件。大圜底,内底心凸起一圆圈。外底面刻有“大宛球”三个字,意即大型匣钵,口径21.5-28.6、高8.5一11.7厘米(图四:2,图九)。//by http://CiDu.Net/
中型圜底钵 十五件。圜底、小圜底或圜底稍平。有的内底凸起一圆圈或挖一圆孔;或凸起一乳钉。是装烧折腰弦纹碗、直道纹洗、盘、碗、盒、杯(指小盅杯)用的。窑基出土的一件匣钵,底部刻有“丁未年”三字。口径16.5-22、高4.6-8.4厘米(图八,图三:10)。//by http://CiDu.Net/
小型圜底钵 三件。小圜底,烧小型器用的匣钵。口径11.4一11.7、高5-5.7厘米(图四:4)。//by http://CiDu.Net/
(6)匣钵盖 六件,平顶或圆顶,有的盖顶凸起一圆圈、直径12.6-24、高2.7-5厘米(图三:9,图四:8)。//by http://CiDu.Net/
(7)支圈 共一百二十四件,为复烧芒口碗的支具。直径11.7-21.3、高2.4-3厘米(图三:11)。//by http://CiDu.Net/
(8)托座 共五十三件,大部分完整,为莲瓣碗和洗形器对口烧之托座。直径6.7-9.3、高6.8-17厘米(图四;5)。//by http://CiDu.Net/
(9)垫饼 共七十五件。完整。可分四式:
Ⅰ式:三件,放置支圈用的垫底饼。直径10一21、厚7-21厘米(图四:3)。//by http://CiDu.Net/
Ⅱ式:三件。直径6.5-13.7、厚1.8-4.9厘米(图四:6)。//by http://CiDu.Net/
Ⅲ式:九件。圆形或扁圆形。直径5.3-8.9厘米(图四:9)。//by http://CiDu.Net/
Ⅳ式:四件。直径9-11.5,厚3.3-5厘米(图四:10)。//by http://CiDu.Net/
(10)三足垫饼 共出土二百零三件,完整。垫饼底下凸印“王 Ж”、“W”、“天”等字样。瓷土制成。直径2.8-8.7、高0.6-2.0厘米(图一二、三)。//by http://CiDu.Net/
(11)垫圈 十一件。用泥土或垫土捏成。直径4.4-5.8、厚1.5-2.1厘米(四:7)。//by http://CiDu.Net/
根据上述窑具并结合匣钵与器物粘连的情况观察,使我们初步了解当时的装烧方法。有的器物,如墩子式碗,是采用正烧的。其烧造方法是:先将大圜底匣钵放置于匣钵垫上,然后在匣钵内装入瓷坯。其上又放置一匣钵,匣钵内又再装入一瓷坯。这样一个一个依次装叠,一直叠到窑顶,瓷坯与匣钵中间加一垫饼或垫圈,使瓷坯与匣钵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器物粘连,产生废品。盘、碟、盒的烧法也一样,只是采用的匣钵不同。盘、碟等浅形器,是采用钵体宽矮的平底钵或小圜底钵。折腰弦纹碗也是正烧,采用圜底钵。高足杯则采用凸底钵,钵的下部附加一套圈,特别是钵的内底心有凸起的炉钉,以保持足部放置平稳,避免震动时向左右倾倒。直道纹洗采用匣钵复叠法,钵口朝下。其下加一套圈,其上复置一匣钵,然后装入瓷坯,如此依次叠装,一个匣钵正放一件瓷坯。至于莲瓣纹碗,烧窑时不采用匣钵,而是将碗正放于托座上,其上再复扣一瓷碗坯,这样仰复装叠,是为对口烧。其他一些浅形器,也是采用这种烧法。//by http://CiDu.Net/
支圈是一种复烧工具,堆积层和窑基均有出土。采用这种支圈烧造的瓷器,口沿无釉,是芒口。其烧法是:将未经焙烧的支圈放置于耐火泥饼上,然后再把瓷坯复置于支圈上,如此依次叠装,这便是芒口复烧方法。从出土的芒口碗与支圈的粘连情况看,支圈与器物的大小都是一致的。支圈与芒口碗的大量出土,说明这里广泛采用复烧方法。//by http://CiDu.Net/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