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山深处制陶人 |
|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德化教育 更新时间:2005-6-18 12:09:28 |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一座简易的陶窑,搭建在一片狭窄的空地里;一个用木头做成的的转轴,安放在地里,用脚一踢就开始转动。然后,双手抱着一堆揉合好的陶泥,顺着转轴的方向上抱,一个缸或一个钵顷刻就做好了。这就是传统的手拉坯制陶程序。 在德化县上涌镇,笔者在镇里同志的带领下,来到镇区的杏仁古街。在原东街17号的楼房里,我们拜访了一位郑氏老人。据了解,在上涌一万多人口中,仅有这户郑氏人家。 初来乍到,郑氏家人甚为热情,忙邀我们入座喝茶。今年已86岁高龄的郑栋国仍显得精神矍铄。交谈中,他说,他1919年出生于上涌乡东山村,祖籍南安石井,先人因在清王朝遭到清兵追杀而避居山区。时至今日,已有第九代传人了。目前,郑氏族人中男女老少共有60多人,称得上是一个大家族。 郑栋国说,大约在清中期,官兵大肆追杀南安石井郑氏后裔,其祖父携家眷连夜逃入永春岵山,并在当地颠沛流离了近百年时间。清末,由于生活困苦,郑氏再度迁往德化县。老人回忆说:“制陶是祖传下来的。祖辈因避难,生活没着落,靠着这一技薄艺勉强谋生糊口。这是一种低投入、家庭作坊式的手工制作,生产过程十分简便。祖辈选择落户上涌,可能是考虑到当地有着丰富优质的红壤土,而且山区村民使用缸、罐、钵、瓮量较大的原因。” 郑老先生75岁的老伴接着说,他俩一辈子除了在家中搭窑烧陶外,还分别在附近乡镇中垒建过20多条陶窑。因山路交通不便,肩挑一大堆陶器在山区叫卖是件极为吃力的事。所以若遇有大桩买卖时,一家人就在当地建窑烧卖,借此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费用。后来有了一定的积蓄,总算能在上涌安营扎寨、买地建房。由于当时社会生产力不发达,塑料、金属制品稀少且价格昂贵,一般农村人用不起,所以这种陶器制品在农家具有一定的市场。但是,这种供求关系到了改革开放后就日渐萎缩了。 现年49岁的二儿子郑圣灯说:由于早年“寄人篱下”,父母养育我们一大群孩子已不容易,所以我们4个兄弟以及姐妹们都仅读过几年书,辍学后就跟着父母学制陶。以前,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可生产100多件陶器,一个月出一次窑;现在,一年出不了两次窑,老大和老三也只好改行了。 在郑栋国老人的授意下,郑圣灯当场为我们表演了手拉坯制陶方法。这种十分传统的做陶法实在让我们大开眼界。从起土、碾泥、揉土、下车、踢车、抱圆、成形,他做一个陶罐仅约5分钟时间,手脚非常利索。然后是晾干,晾干后再进行烧制。郑圣灯说,大晴天一天时间就能晾干,逢下雨天则需要三天时间。 采访中,老人感叹道,旧时居无定所,生活十分困苦,膝下又有一群嗷嗷待哺的小孩;由于历史原因,他们还不算是“真正”的上涌人,没有可供耕作的农地,小孩读书也有诸多入学问题;现在,他们老少一家除了生产陶器外,就没有其他事可做了。生活在农村,一家人没有可供耕作的田地,心里实在是闷得慌。 郑栋国老人说,其祖辈为石井郑氏族系,所以才遭到清兵的追杀。逃亡中先祖曾保存着郑氏族谱,后来到了“文革”时期,族谱被收缴焚毁。至于与郑成功是属于何种血缘关系,他自己也说不清楚。郑栋国现在依然记得清中期逃难的先祖名叫郑乾南,字世北。 据泉州文史界人士称,在清王朝时代,朝廷一直遏制着郑氏家族的发展。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就开始大肆屠杀南安石井郑氏族人;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因担心泉州南少林武僧勾结郑成功后裔,遂下令烧毁泉州南少林,与此同时,南安石井郑成功后裔再次遭到追杀…… 做陶老人见证了一段沧桑历史;对于我们来说,上涌郑氏族人也记载着一段民族的沧桑。祝愿他们一路好走。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
资讯录入:ahui 责任编辑:ahui |
|
上一篇资讯: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记忆
下一篇资讯: 一个小学毕业生的作文答卷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