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福建工业服务新机制:政府搭平台让多方共赢
作者:陈晓燕 吴孝武…  文章来源:福建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7/2/27 8:05:1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公共平台上的政府服务

    在德化,有一个关于“德化速度”的故事。

    上世纪80年代初,德化仅有数十家陶瓷企业,产值仅1000多万元,主要向香港、东南亚和中东地区出口,产品不过为观音弥勒、杯盘碗碟等传统货。

    2005年,德化陶瓷企业达1100多家,产值达40亿元以上,比1978年增长438倍,产品销往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幅居全国重点陶瓷产区之首。

    如此的增长,被称为“德化速度”。值得探究的是,这个速度是如何创造的?

    “是技术创新助陶瓷业腾飞,是体制创新让陶瓷业复兴。”德化县副县长粘秋生说。

    粘秋生所说的创新,与一个新生的公共平台——省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紧紧相关。

    在德化,一些骨干陶瓷企业也有研发机构,如佳美集团的技术中心,拥有150多人的设计队伍。然而,单靠企业之力,很难攻克一些共性技术难题。

    因此,长久以来,德化陶瓷产品结构单一,档次难以提升。加上检测手段缺乏,从原料性能测试到产品质量检测,都跟不上市场的节拍。开发、推广共性技术,提高产品技术标准,成为德化陶瓷业成长的关键营养素。

    于是,一个多方联合、政府支持,有效整合政府、企业、科研机构资源,旨在解决行业共性技术难题的公共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在省经贸委、科技厅、财政厅等部门的支持下,2004年,福建省陶瓷产业技术开发基地运行,陆续设立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信息中心、技术开发中心、培训中心。

    近年来,基地运用各种社会技术资源,与德化100多家陶瓷企业合作,展开项目攻关和共性技术的研究、推广,开发出一系列新瓷种,品质优良。目前,德化已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

    不仅德化。类似的故事,也在福安演绎着。

    在福安,出口量占全省68.3%的180多家电机和发电机企业,通过省电机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提供的应用技术、信息、咨询等服务,迈出了多年停滞不前的步伐,福安电机电器产业因此突破了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品附加值低、品牌少等重大瓶颈,实现升级。

    去年,在原辅材料提价、国际贸易门槛提高,电机电器出口呈低增长的背景下,闽东发电机组出口逆势上扬,出口欧美高端市场同比增长超过50%,出口欧盟的企业从26家增至40家,全年出口值继2005年突破1亿美元大关后,达到1.58亿美元。

    显然,两个故事有着相同的主题——政府服务企业,一是通过平台实现,二是注重于提升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能力,体现公共性。

    在这一主题下,近年来,福建陆续组建了电机、陶瓷、模具、塑胶、鞋业、纺织面料、保鲜技术和改性塑料等10个行业技术开发基地。根据计划,到2010年,福建要组建20个这样的技术服务平台。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