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福建:千年瓷都新森林经济风生水起
作者:焦玉海 林萍 …  文章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12/27 10:27:30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产业生态化  不砍树能致富

“德化是泉州有山的地方,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山区县。”德化县林业局局长连硕卿说。 

对于泉州、厦门等沿海城市的人们来说,森林是最稀缺的资源,是最令人向往的天然氧吧,位于其一小时经济圈内的德化无疑具备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德化县委、县政府提出,要从山区林业向城市林业转变,从产量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变。以前提到林业产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砍木头、卖木材,现在要从单纯的木材经济向大生态经济延伸,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林下种养、油茶产业等非木质产业,实现不砍树、少砍树照样能致富。”连硕卿说。 

12月9日,记者在龙浔镇大板村龙盛农林科技有限公司组培室看到,一排排金线莲组培种苗整齐地生长着,这些种苗有很大一部分,将在来年种植在公司刚承包的1000多亩天然阔叶林的林下。公司负责销售的陈嫣茹告诉记者,组培的金线莲干品4600元/公斤,而在林下种植的野生状态下的金线莲干品则能达到1.2万元/公斤,且供不应求。“现在周围很多村庄的村民都到公司买种苗到林下种植。”陈嫣茹说。稀缺的金线莲,经过森林生态的滋润,价值倍增,为德化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依托戴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石牛山国家森林公园和地质公园、岱仙湖国家水利风景区等4个国家级生态品牌,德化还大力开发了森林人家、野营漂流等森林旅游活动。在岱仙瀑布风景区,卖木耳、香菇、笋干等林特产品10多年的陈玉华告诉记者:“到景区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非常喜欢森林绿色食品,我的收入也跟着增加了,一个月能有几千块的收入。”据统计,今年1-11月,德化共接待游客138.3万人次,直接收入7.61亿元,森林旅游贡献率达90%。 

德化还鼓励农民群众发展油茶、毛竹等特色林业。 目前,油茶林面积 12.5万亩,竹林面积 50.5万亩,分别占泉州的80%和60%。油茶、毛竹等特色林业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 

“在德化,不砍树能致富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效益,而且这个效益会越来越明显。”德化县林业局党委书记陆木庆说。 

林瓷结合  发展特色化林产加工

小瓷器大产业,小林业大生态。在千年瓷都德化,任何经济活动似乎总能与瓷器扯上关系,林业产业的发展自然也要搭上瓷器这趟顺风车。 

冠林竹木家用品有限公司是位于德化县的福建省林业产业龙头企业之一。企业成立之初就被打上了浓浓的“瓷”烙印:公司主营的木竹筷子搭配德化瓷器的餐具,竹木工艺品与白瓷工艺品配合销售,竹木制茶盘则是一套瓷器茶具使用的必备物品。 

公司常务副总梁书标告诉记者,依托上市公司冠福家用的瓷器销售网络,冠林竹木在2009年投产后的短短两年时间内,销售网络已经遍布全国的43个分公司9000多个卖点,还远销欧美,去年实现产值6000多万元,今年将突破一个亿。 

“如果没有瓷器成熟的销售网路,我们从投产到建立自己的营销网络没有个三年五载不可能实现。结合瓷器销售,公司的产品在最短时间内走向了市场,实现了效益的最大化。”梁书标说。 

林与瓷完美结合,在瓷都德化还有祥盛、云峰、和德等40多家企业,其结果就是取得了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 

“德化木竹加工的重点发展方向,是高附加值的精深加工,做到全木利用,不留边角剩余物,最好还要与瓷器生产销售相结合,这一优势是德化独有的。”陆木庆说。 

对木竹加工企业的这一定位,使得德化的林木采伐得以有效限制,有力保护了森林资源。2011年,福建省林业厅下达德化的木材采伐指标30万立方米,德化实际采伐了不到10万立方米,而且少采天然林,禁采阔叶树。这些被采伐的木材大部分被加工成了瓷器的配套产品,与晶莹剔透的德化白瓷一起,流向全国各地和欧美市场。白瓷搭配木竹,小县城德化正在特色化县域经济的道路上加速飞驰。 

以林场化保护生态优势,与瓷结缘发展林产工业,突出森林旅游、林下种养、油茶等非木质利用产业,千年古瓷都德化的新森林经济模式风生水起。据连硕卿介绍,到2015年,德化森林覆盖率将提高到79.05%,森林蓄积量达到1400万立方米,林业总产值达38亿元。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