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影音 | 图片 | 论坛 | 模拟驾考 | 免费取名算命 | 瓷都工具 | 留言本 | 域名 | 瓷都商城 | 汇款 | 
|
资讯首页
|
瓷都德化
|
站内新闻
|
影视剧情
|
汽车世界
|
网络文摘
|
周易八卦
|
教程技巧
|
房产信息
|
您现在的位置: 瓷都热线|诚信中国:“一就是一”(1941.CN) >> 资讯 >> 网络文摘 >> 新闻留影 >> 正文 登录 注册
专 题 栏 目
  • 四川汶川8.0级强震
  • 机动车驾驶员考试资料
  • 高考试题及答案
  • 最 新 热 门
     德化又添3个地理标志证明
     [组图]期待!德化龙门湖
     [组图]德化:“绿色动脉
     [图文]德化:造莲花美景
     [图文]德化:编织小网格
     [图文]德化龙门滩龙门湖
     [图文]福建德化县美湖镇
     德化白瓷艺术展亮相深圳
     [组图]“世界瓷都·润养
     德化:前妻婚内举债近8万
    最 新 推 荐
     [组图]期待!德化龙门湖
     [组图]德化:“绿色动脉
     [图文]德化龙门滩龙门湖
     [图文]福建德化县美湖镇
     [组图]德化各种花卉相继
     [组图]福建德化九仙山迎
     [图文]德化石牛山惊现双
     [组图]千年古瓷都德化的
     [组图]警方连捣5传销窝点
     [组图]福建民俗博物馆办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资讯
    [组图]13村民悬崖峭壁上6年凿出1公里山洞:河南省辉县郭亮风光         ★★★
    13村民悬崖峭壁上6年凿出1公里山洞:河南省辉县郭亮风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网络文摘 更新时间:2006-9-15 22:18:55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核心提示:“这简直就是奇迹。”8月9日,九届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李宏规途径河南太行山区时,被悬崖峭壁一人工山洞震惊,一个长达1250米的长洞竟是13位村民利用6年时间开凿出来的,从而一个隐藏30年的奇迹精神被公之于众。一位日本友人到此后称之为世界第九大奇迹。今年是郭亮隧道凿通30周年,《郑州晚报》记者走近当年的凿山英雄,感受在艰苦岁月中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精神,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天梯”,苦熬没尽头

      “天梯”之苦,苦熬没尽头,720个台阶给郭亮人带来的是刻骨铭心的记忆,最宽处1.2米,最窄处30厘米,最陡处近乎垂直,前边人的脚几乎要踩上后边人的头。//by http://CiDu.Net/

      “天梯”,郭亮人如此称呼这720个台阶,而720个台阶也是30年前进出郭亮村的唯一通道。在依靠天梯告别封闭,走向外面世界的同时,天梯也给郭亮人带来了无尽的痛苦。//by http://CiDu.Net/

      村里的姑娘赵新月走天梯上学,从半山腰摔下滚到山沟,所幸沟里雪厚,捡回一命。//by http://CiDu.Net/

      驻村干部齐建到乡里开会,大雪封山却又不能不去,脱掉鞋袜后沿天梯踩着厚厚的积雪下山,手脚严重冻伤。//by http://CiDu.Net/

      现任村主任李银秀的母亲当年突患重病要送到医院,几人找来担架,将病人牢牢绑在上面后从天梯向下传递,可惜送到医院时病人已经去世。//by http://CiDu.Net/

      …………

      天梯给郭亮人日常生活带来的痛苦远不止此,村里人饲养的生猪,刚刚达到国家当时定的收购标准128斤时就要赶快送下山,“再大就弄不下去了”;村里的特产山里红只能用麻袋背下山,很多被挤压烂掉,一斤只能卖3分钱,而用扁担挑来的就可以卖到5分钱一斤。//by http://CiDu.Net/

      “因为没有路,外地的姑娘不愿意嫁到村里,我们这一代娶的都是本村的姑娘,再往后就两家‘换亲’,之后又3家‘换亲’,郭亮村只有300来人,无亲可换就只能打光棍,以前村里打光棍的特别多。”郭亮村78岁的申明凯告诉记者。//by http://CiDu.Net/

      习惯了这种日子的郭亮村人在歌词中唱道:天梯入云端,望顶眼欲穿,身担百斤货,汗水蒙眼帘,一时不留神,脚错归黄泉,病人担架运,误期上西天……

      修路,通往山外的路

      “老人叹气声不断,何时撤梯把身翻,左想右盼总有天。”59岁的老人宋保群向记者讲起了当年郭亮人对能有一条出山的路的深切渴望。//by http://CiDu.Net/

      时任郭亮村党支部书记的申明信认识到路最终是要修的,但四周都是悬崖绝壁的郭亮,该从什么地方开凿出一条通往山外的路呢?

      上世纪60年代初,郭亮人试着沿天梯的路线修一条能通车的路,但刚开工就干不下去了,当时参加修路的李章所介绍了失败原因:“这个坡度太陡,根本不可能成路。”

      1966年,郭亮人再次尝试通过邻村会逃寨修一条出山的路,这次前边测量后边修路,历1966年秋冬两季,终于修了3公里路,但问题又出现了。“从这个村子出山,最少要多走15公里,更重要的是从这儿下山,路的弯道太多太急,根本没法走。”李章所说,于是这次尝试又以失败告终,3公里长的路也被废弃。//by http://CiDu.Net/

      “虽然两次都失败了,但申明信一直没有放弃寻找新的出山路线,如果没有他的坚持,就不会有现在的路。”74岁的王启昌老人深有感触地说。//by http://CiDu.Net/

    [1] [2] [3] [4] [5] 下一页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资讯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点击数:9982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没有任何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