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首页 | 资讯 | 影音 | 图片 | 论坛 | 模拟驾考 | 免费取名算命 | 瓷都工具 | 留言本 | 域名 | 瓷都商城 | 汇款 | 
您现在的位置: 瓷都热线|诚信中国:“一就是一”(1941.CN) >> 资讯 >> 瓷都德化 >> 通信与宽带 >> 正文 登录 注册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热 门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没有相关资讯
多文化间的“游戏”         ★★★
多文化间的“游戏”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瓷都热线http://cidu.net 更新时间:2001-12-13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多文化间的“游戏”
――泉籍装置艺术家黄永先生访谈


  日前,祖籍泉州、现定居法国的装置艺术家黄永先生,欣然受聘于家乡泉州师范学院美术系客座教授,并应邀在泉州师范学院讲学。借此机会,笔者对黄永进行了访谈,也许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黄永的一些艺术观念和艺术行为。

  黄永(以下简称黄)作为世界知名现代艺术家,解读其作品,必须从当代文化多样的时空出发,理解他创作的文化策略以及他对文化主题的认识,而不能再以传统的美术史批评的眼光来审读他的作品所体现的话语。这样的话,我们才能直面现代艺术,直面我们理解或不理解的事物和观念,从另一个角度刷新我们的艺术感受。

  黄坚(以下简称坚):你的作品大都用一种新的艺术概念来创作,而且不拘于传统美术史的价值标准,其要点是什么?

  黄:谈到新的艺术概念,什么是新的?这当然必须与传统的价值判断相比较而言,作品《〈中国绘画史〉和〈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搅拌两分钟》,便是提出这一问题,这件作品不但是对传统美术史价值观的提问,也是对西方现代艺术史观的怀疑,不是用一种所谓新的传统去代替另一种旧的传统,而是对这一种“替代方式”本身的史学方法提出质疑,如果要归结其中要点,那就是:游离和不界定。

  坚:有评论家认为你是在做一种超越文化的游戏,你如何看待这种说法?

  黄:这当然是一种评论的方式。以我这10年来的创作而言,主要是以西方现实为背景,但同时我自身又具有东方文化的背景,这两种背景有时互为话题,有时我强调它们之间的冲突和不协调,这就在客观上造成在多文化之间展开一种“游戏”的可能性。我们可以把“游戏”放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或范畴来谈,游戏虽然包含玩的成分,但游戏更多包含着规则,其中包括遵守规则和超越规则,也就是如何在一个被限定的游戏规则中玩而又不被其所牵制。

  坚:规则可能也包含价值判断。

  黄:那当然,在当代文化的现实中,我们已经不能在一个单独的文化范畴中工作,现实生活有时使你在几个不同的文化观念中进行游离,在好几种文化游戏中走动,所以我认为可以从这个角度来理解“文化游戏”,来理解所谓的超越文化。

  坚:能不能谈谈你的《大转盘》或者上海双年展中的《沙的银行和银行的沙》?

  黄:这两件作品在创作时间上大约跨越10年之久,确实代表两种不同的创作思路。我从1985年开始使用“转盘”,用转盘来编码,通过旋转转盘来决定使用什么颜料、什么构图,以及什么时候完成一件作品,当时我称之为“非表达绘画”。《大转盘》创作于1987年,我把一些构想编码放在大转盘里,使用转盘就是用随机性和偶然性来决定创作。《沙的银行和银行的沙》是2000年在上海双年展的作品,这件作品与上海近现代历史有关,银行的模本是英国汇丰银行,1949年后它转变为市政府,近几年的经济浪潮又使它重新成为银行———“浦东发展银行”。这种“就地创作”的方式,就是让作品和当地的政治、历史、文化背景发生一种对话,这种方式在近10年的工作中经常被使用。

  坚:《沙的银行和银行的沙》文化意味更浓,说白一点,好像雅俗共赏。

  黄:这要取决于观众,你可以把它看成一个建筑的模型,但我更希望观众把它看做是一座特定的“银行”的形象。银行的形象和沙的材料两者互相转换。这是我提供给观众了解这一观念的一个入门机会、一个启发点。

  坚:你新近作品有何走向,是在原来的基础上发展还是另起“炉灶”?有无符号化的倾向?

  黄:所有的发展都能追溯到一种渊源,很难说另起“炉灶”。我们经常发现一些作品所谓的另起“炉灶”,其实是从“之后”来看的,是后来的发展使我们认出它另有渊源,所有真正能成为“起点”或另起“炉灶”的作品都是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发生的。至于符号,符号使用多了就难免符号化,所以符号是危险的。

  坚:但符号这东西跟艺术家的个性风格好像有某种联系。

  黄:我们认识一个人首先要搞清他的名字。艺术也是一样。你的风格一直在改变,人家可能认为你这个人没有思路,通常来说一个人有一条思路是容易被接受的,但问题是有必要让人容易接受吗?

  坚:你对自己的文化定位怎样界定?

  黄:艺术家应该不断地自我定位,不断地移动自己,不单是自我定位,而且也常常被他人定位,好像由别人来定位比自己定位更重要。

  坚:在你的作品中,你最喜爱或者说最满意的是哪一件?

  黄:我几乎不考虑这个问题,没有不满意的作品存在就没有所谓满意的作品产生,一切都是相对的。一件作品只是一个特定时间和空间的特定事件,而且只有参照其他作品才能显示它的意义。

  坚:从“厦门达达”至今,你能否对自己的艺术生涯作一个判断,哪些已发生了变化?

  黄:当然,我现在不可能再做与“厦门达达”相同的东西了。里面肯定发生了许多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对自己的东西持更多怀疑的态度,以前认为这个东西是必然的,必须这样做,现在认为也许可以不这样做。现代艺术跟传统艺术的明显区别,就在于它能够为观者提供一种多样的形式、开放的空间,这也是当代作品的一种活力所在。□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资讯录入:不详    责任编辑:不详 
  • 上一篇资讯:

  • 下一篇资讯: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点击数: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