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N厝边记者 李贤斌
实习生 蓝文霖 文/图
“古道,古桥,小溪,多难得的景致!这座木拱廊桥难得一见,应该保护好,给山区留一个景观。”深藏德化上涌镇山间的长寿桥风姿(详见本报昨天报道),让泉州文史工作者杨清江赞叹不已。//by http://CiDu.Net/
昨天,德化苏先生打进本报厝边热线说,德化境内还有多座类似的廊桥,只是不知道是不是木拱廊桥。而杨先生则说,永春千年古廊桥东关桥也是木拱廊桥,记者经核实,东关桥为长廊屋盖梁式桥,不属木拱廊桥。//by http://CiDu.Net/
新发现的长寿桥,被专家誉为木拱廊桥中的“闽南独丁”。闽南到底还有没有别的木拱廊桥?如果您有这方面的消息,请拨打本报厝边热线28019110告诉我们。//by http://CiDu.Net/
德化境内的登龙桥(上),有桥墩,是木平廊桥;长寿桥(下)单孔弧形,是木拱廊桥
【部门声音】
德化将维修长寿桥
始建于260年前的长寿桥,静静地藏身于德化山野,它的木拱廊桥身世,此前一直不为外界所知。//by http://CiDu.Net/
重建后的长寿桥,历经60多年风雨,如今依然横跨在小溪之上,依然是南来北往过客的通途。可它毕竟老了,挡风雨板掉落,年久失修,它的现状让人堪忧。//by http://CiDu.Net/
在杨清江看来,闽南一带的桥多为石桥,像这种木构桥,他还是第一次看到。古道、古桥越来越少了,桥是有生命的,如果不加以保护,哪天倒了,它的原貌就永远消逝了。//by http://CiDu.Net/
泉州市博物馆副馆长陈建中,曾长期在德化从事文物研究工作,1999年他编写《德化文物志》时,曾去看过长寿桥,印象颇深。“桥的一端连接德化上涌,另一端通往三明尤溪,是古道。260年来,长寿桥一直是德化乡民与外界往来的通道,对研究闽南山区早期的山村政治、文化和乡民生存环境都有重要的价值。”
陈建中呼吁保护好长寿桥,县里应尽快将其申报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眼下要做的,就是尽快组织人员进行维修”。昨天下午,德化县文管办孙主任表示,他们将实地踏勘,并研究如何维修和保护长寿桥。//by http://CiDu.Net/
【专家揭秘】
闽南为何有此廊桥
木拱廊桥,主要存在于闽东北、浙西南,为何德化会有,且建桥者是当地人?就此问题,省廊桥专家、寿宁县文化馆副馆长龚迪发认为至少有三方面原因。//by http://CiDu.Net/
首先,德化是山区县,多溪流、山涧,有造桥需要,木拱廊桥所用材料为木材,山区可就地取材,方便、省钱、实用。德化山区还有不少木平廊桥,也印证了这一点。//by http://CiDu.Net/
其次,德化地理位置靠近闽东北,两地风土人情相近,闽东北、浙西南早期的木拱廊桥造桥技术,传到德化是可能的。//by http://CiDu.Net/
此外,长寿桥造桥师傅黄以柱,虽为德化人,但他曾师从永泰造桥师傅。永泰地理位置也属闽中,当地木拱廊桥技艺,是不是从闽东北一带所学?现在还有待考证,但从逻辑上推想是成立的。从外地学了造桥技术回乡建桥,又有所创新,这就是黄以柱老师傅所造之桥与当地别的造桥师傅的有别之处。他说自己一生只造过一座桥,这也是闽南地区至今仅此一座木拱廊桥的原因。//by http://CiDu.Net/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