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编者按:由泉州市人民政府、上海古籍出版社、复旦大学历史系联合主办的《蔡尚思全集》首发式今日在德化举行。作为我国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蔡尚思先生卓立我见,勇于争鸣,追求真理,视学术真诚为第一生命,在中国思想史研究上,蜚声海内外学术界。蔡尚思先生勤于笔耕,著作宏富,有论著二十余部,论文约三百篇,计约四百万字,并主编图书十余种。一代宗师幽幽师道□朱健国
若选当今中国古书的博学之人,首推何人?有人说惟“北钱南蔡”而已。“北钱”即北京之钱钟书先生,“南蔡”便是上海的蔡尚思先生。蔡尚思先生能够如此博古,一个重要奥妙就是他有独特的求师之道。
一派“韩文”拜大师
当年,在福建省立十二中,年轻的蔡尚思遇到使他豁然顿悟的一个人:韩愈。韩愈早死千年,他何曾相遇?从《韩昌黎全集》中相遇。
其时,校长郑翘松指点蔡尚思,要想文章好,天天读韩文。他日读夜诵,春习冬练,终于把个韩文读得滚瓜烂熟,且能自读自批。
1928年,蔡尚思只身抵京求学。秋日的一天,蔡尚思从城里骑着一头毛驴来到清华园,想拜梁启超为师。国学研究院办公室主任吴宓说,梁先生还没有到校来,王国维先生也是大学问家,可以先拜王先生为师。蔡尚思大着胆子随吴宓拜了师。
到了11月,梁启超来校了。蔡尚思徘徊好久,没敢直见,便给梁任公写信,一派韩风。两天后,梁任公回信了,云:“大稿留读,具见真思,更加覃究,当可成一家之言。”这四句话让蔡尚思雄心顿起,立志主攻中国思想史。
思想来自“非老师”
蔡尚思认为自己的真实身份是思想家。“唯民思想”是他思想与哲学的核心。他甘当一个唯民思想家。
蔡尚思还提出了一个独特的求师之道:学问从老师中来,而思想则要从非老师来。哪些人是他的非老师呢?第一个是他的母亲,一个一字不识的苦难农家女人。蔡尚思说十多岁时,母亲就教导他,千言万语都没有“为老百姓而读书”、“为老百姓打不平而读书”这两句话重要,他不曾忘记这两句话。
第二个非老师可以算是墨子。蔡尚思认为,在封建社会中敢于为百姓鸣不平的,多是墨家。
第三个非老师当是图书馆。蔡尚思85岁高龄时,仍每天挤车去图书馆,早出晚归。在中国,这样勤于请图书馆当老师者,恐怕无人出其右了。
坚持真理擅直言□郑利寅
“一百春秋勤学苦研终成史界泰斗,万千桃李精栽细护始为国家栋梁。”作为复旦第四个百岁高龄也是复旦大学最年长的教授,蔡先生创造了百年复旦学者的长寿记录,也打破了复旦学者发表论著历时最长的记录。这副对联也正是这位近现代著名文史哲学大师勤勉奋进、硕果累累的人生真实写照。
蔡先生在学术上坚持真理,以敢于直言闻名于世。他一生秉持“唯民”思想著书立说,不为贤者讳,不怕得罪显赫人物。早在上世纪30年代,因向国民党政府申张真理而被誉为“红色教授”,并满怀爱国之心,抗战时期积极支持学生抗日爱国行动。文革时期,他身处逆境,依然直言,批评宣扬儒法斗争的言论。坚持唯物辩证法,认为“唯物辩证法是至高无上的科学方法”。他论先秦诸子,特别推崇墨子和许行,赞许墨家同情奴隶、追求社会平等,提倡言行一致的观点。即使在文革时期全国一片“批孔”声中,蔡先生逆潮流而上,发表署名文章,认为应对孔子“一分为二”,认为不可将孔子与“历史孔子崇拜者”混为一谈,体现出一个学者非凡的勇气和敢于直言的秉性。1976年底,“四害”被除,蔡先生署名呼吁“解放思想,繁荣学术”,对孔子思想开展百家争鸣的讨论。上世纪80年代,学者匡亚明在《如何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文中提出对孔子评价应采用“三分法”。蔡先生则在《文汇报》上发表《也谈实事求是地评价孔子———与匡亚明同志商榷》一文,提出对孔子评价采取“两分法”的说法,这样的争论一时成为学术界美谈。他所著《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与他过去发表的《中国传统思想总批判》相呼应,分别阐述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思想的利弊之处,宣扬弃其糟粕,取其精华,大力弘扬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部分。针对上世纪90年代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腾飞靠信奉儒学的说法,蔡先生发表《我爱孔子,尤爱真理》予以驳斥,说“孔子学说的封建性质不会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学术界和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他还发表《今后新文化应当是“辩证发展”———从评价孔墨两家思想到古今中外的批判继承》和《中国现代化与向西方求真理———谈中国文化应走的道路》等探求中国文化的发展之路。
养身和养心□施宣圆
蔡尚思,吾泉德化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生于1905年,今年已百岁有余!四年前,他还自己撰写文章,修订自己的“文集”,后来因为腿部骨折,不得不住入华东医院。在住院期间,他仍然不甘于寂寞,每天都要看报纸,特别关注学术界信息。当然,他只能看看标题,一旦发现他兴趣的内容,就要护士或护工念给他听,有时要念两三遍。元旦前,我到医院探望他,告诉他说要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领导到泉州签订《蔡尚思全集》合同,一提起“全集”,他总是激动不已,说家乡政府出钱为他出书,他愧不敢当。不过,他对出版他的“全集”是很认真的,哪些著作要收,哪些著作不收,甚至连什么时候写的,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连医生和护士都佩服他的好记性。自从去年11月份以后,复旦领导来医院为他祝寿,家乡德化县派来领导和上海的泉州乡亲为他祝寿,复旦历史系专门为他举行“蔡尚思学术思想研讨会”,他的精神一直很好,有时像孩子一样,吵着不要轮椅,要自己独立走动,可是,力不从心,只好老老实实坐在轮椅上。不过,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一会儿要护工推他去走廊,一会儿要护工推他去休息室,看到熟悉的病友,还要打打招呼,说说话,弄得护工有点烦,真是少见的“老顽童”,中国的老教授、大教授多多,但百岁高龄的老教授、大教授只有蔡尚思一人!
蔡先生为何如此高寿?有何秘诀?他曾经说:一是炼身,二是养心。
所谓炼身,就是锻炼身体。大家都知道,蔡先生坚持冷水浴50年,他家有一个特制的大陶缸,每天清晨他都要在缸里泡一泡冷水,做各种动作,然后冷水浇头,擦身。96岁那年,经家人劝说,才停止冷水浴,改为早晚在宿舍周围散步。他不管春夏秋冬,刮风下雨,晚上睡觉都要开大窗门,让空气流通。他经常到外地参加学术研讨会,每到之处,有山,他必攀;有水,他必游。他还自己创造了一套自称为“蔡氏”的简易健身运动法。如橘槔功,开关气功、意守脉搏,又改造了推拿、十面操。这些运动治好了他的热肩风、手颤抖、腰骨酸痛、伤风、咳嗽等病痛。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起,他有几次骨折,1992年又动了胃部大手术,经过治疗和自己的运动,很快好了。他把自己的健身体会写了一本题为《主动哲学与健身经验》的书。有一次,一位韩国教授来拜访他,要他介绍健身运动法,他在床上翻来翻去,做示范动作。这位教授如获至宝,回到国内广为宣传。
所谓养心就是心情舒畅,思想乐观,精神饱满。他说,人在世上,不能有什么迷信,如封建迷、升官迷、发财迷、鬼神迷、淫欲迷等等;不要有任何负担,特别不要有精神上的包袱。他自称为“忘年人”,说一个人不要老是想到自己的年龄,不要想到自己老了,要向前看。他一生淡泊清苦,生活简单随便。不抽烟、不喝酒、不喝茶。自从1985年老伴去世以后,他和儿子一家住在一起,平时儿子、儿媳上班,他单身一人,既不懂烧菜,也懒于煮饭,中午有时吃些隔夜饭菜,有时买几个馒头或面包;晚饭与家人一起,有啥吃啥,从不讲究,从不特殊。他说,身体健康不在于吃好,更不要迷信什么营养品、保健品。主要是心身健康,想得开,放得下。他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历史学家,因为退休早,又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评上博士生导师,而他的学生大多是教授,有的是博士生导师。许多人为他抱不平,他却胸怀坦荡,毫不介意,说:“单干汉,照样干工作。”他视名利如浮云,对于要他填写的各种各样“名人录”,他一概不理睬;对于学生帮他整理书稿的稿费,他全部交给学生。
蔡先生一生的爱好是读书、写书,业余注重健身锻炼。他说:“文人学者也很需要锻炼健身,以便延长其学术生命,因为学术生命是第一生命,肉体生命是第二生命;肉体生命只是手段,学术生命才是目的。肉体生命是为学术生命服务的,而不是为活命的。所以,不要做所谓文弱书生,而要做业余体育家。这是辩证的而不是形而上学的。”他的炼身和养心为的是延长学术生命。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