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两位容光焕发的老人是一对父子。父曾春盛,今年93岁,是德化瓷厂退休职工,家住德化县龙浔镇德新街;儿子曾景贤,今年73岁,德化水利局退休职工。父子俩性格乐观,为人和善,志趣相投,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曾老是位瓷饰彩画老艺人。1928年,年仅15岁的曾春盛接过父亲原来经营已停业两年的“曾顺益”瓷店复业营销,并兼加工订彩,从此开始其彩画瓷艺生涯。1951年,曾春盛到“德南瓷联社”泉州分社饰瓷彩画。1958年,德化瓷厂承接苏联等国家一大批订货,彩画、书法等技术力量不足,由县有关部门出面商调,曾春盛回到德化瓷厂彩画车间应急,继续其瓷饰艺术生涯,直到1986年虚龄74岁退休。
曾老退休后仍闲不住,应社会需求,为公私营厂家和个体瓷彩部彩画与瓷饰文字书写,至80岁高龄才拒绝应聘真正搁笔休息。曾老兴趣广泛。从小受他祖父、父亲南音弦管的熏陶和传艺,曾加入“国乐社”,在抗日时期参加南音弹唱义卖捐款救国活动。当时曾春盛是弹琵琶能手,被称为南音世家。曾老与小小邮票也结缘了半个多世纪。从1952年开始,那色彩斑斓、丰富多彩的方寸世界就让他迷恋不已,尤其是退休后,集邮更给了他巨大的精神享受。他是德化县集邮协会会员,多次参加集邮展并获奖。他订阅了《中国集邮报》、《集邮》杂志,空闲时就阅读集邮报刊,翻看、欣赏珍藏的邮集邮品。集邮也使他受益匪浅,2000年,他把收藏的《西厢记》、《仕女图》两张小型张邮票出售,每张售价达700元(当时每张买价2元),按曾老的话说:“该出手时就出手”。
曾老一家四世同堂,晚辈对他很孝敬。虽然一家人兴趣有所不同,但为了使老人生活得安适舒心,后辈们尽量惟老人是从。卧室安排朝东有阳台的,让老人有个侍弄花草和活动的小天地;晚辈早上起得迟,在老人卧室里装置一个小电炉,便于老人晨练前吃点心;老人喜欢吃干饭,尽管古稀的儿子和儿媳妇喜欢吃稀饭,但都顺着老人常煮干饭吃;老人喜欢整洁,年逾古稀的儿媳妇就勤洗被褥,清洁卫生。老人喜欢下棋,时而父子“挥车驱卒”、时而祖孙“跃马架炮”,就连读小学的曾孙女有时也会与太爷爷杀几盘;每逢生日,全家人高高兴兴为老人祝寿。
两个孙子为二老订阅了《泉州晚报》、《杂文报》、《民族医药报》、《老年健康》、《微型小说选刊》、《杂文选刊》等报刊,为老人提供精神食粮,定居在台湾的大孙子,也不时打回电话问候。老人喜欢游览山水,儿子、儿媳妇常陪着老人外出游玩。2003年“五一”黄金周时,老人和儿子、儿媳妇和曾孙女一起来了次泉州、福州七日游。在泉州女儿处逗留期间,曾春盛不仅饱览了泉州名城,还与20世纪50年代初在泉州工作的6位老友重逢。在福州孙女家,祖孙四代游遍榕城,目睹了榕城的建设成就,感受到改革开放带来的丰硕成果。一对年逾古稀、本该需要他人照顾的老两口,还带着年逾九旬的父亲(公公)外出旅游,着实让人敬佩。
问起长寿秘诀,颇有书法功底的曾老侃侃而谈。他说:“人字一撇一捺,一撇就是想得开,一捺就是做人正派,站得稳,没有私心,能一撇一捺的人就会长寿。”曾老除了一生勤劳,换来结实的体质之外,生活起居也很有规律,晚上看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之后就睡觉,早晨四点多钟起来去户外散步,或打打太极拳或舞舞太极剑,且不管严寒酷暑,每天坚持冷水洗脸、温水洗脚。
耄耋之年的曾老头脑清晰,思维敏捷,记忆力强,对德化陶瓷史料和抢救民族文化遗产南音史料,提供了不少珍贵线索与素材,这是他对德化陶瓷和南音事业的另一种奉献。□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