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具有“两高一资”属性的陶瓷产业,目前正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相关部署,加强清洁改造,降低能源消耗,提升产业竞争力,走科技开发和产品创新之路。作为福建陶瓷的主力军,德化县不仅是我国三大古瓷都之一,还是目前我国最大的工艺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其朝着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的目标大踏步迈进的做法,是我国陶瓷产业打响节能减排攻坚战的一个缩影。那么,德化县又是如何走进今天循环经济的新天地呢?
能源改革:全国首个无烟瓷都
千百年来,德化陶瓷都是以薪炭材作为燃料。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德化陶瓷业大发展,但很快遇到了林木资源难以为继和煤烟型污染严重的问题。烟囱林立,浓浓的黑烟使德化山青水秀的环境受到污染,人与自然的和谐面临严重危机。该县林业局副局长郑炯明说,那时“林瓷矛盾”非常突出,按当时的情况,产值达到1亿的时候,薪炭材1年就要消耗7~8万立方米。如果按照这样推算,要达到现在40~50个亿的产值,整个森林都将受到毁灭性的打击。最终的结果是森林毁灭了,瓷业也发展不起来。
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德化县委、县政府在全面分析德化县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现状与潜力的基础上,以建设具有德化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为目标,结合国家和福建省“十一五”规划,提出了“3+3+1”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即:经济、社会、生态循环+产业间、产业内、企业内部循环+社会废旧物资的处置再生利用和绿色消费)。
政府积极引导企业进行能源结构优化,经过多年努力,目前德化县1000多家陶瓷企业已分别针对企业产品特点,全部完成以柴油、电能、液化天然气等高效、清洁能源取代薪材、煤炭等重污染能源的能源结构改革,燃薪龙窑、燃煤倒焰窑等落后的陶瓷窑型已全部被淘汰。位于德化城关边上的广安天然气有限公司,是一家由福建安然燃气投资公司和新疆广汇实业投资集团共同投资兴建的液化天然气企业,投产2年多来,每天向当地陶瓷企业供应优质液化天然气24万立方米。能源结构的改变使德化县拥有了全国第一个无黑烟污染的陶瓷产区,不仅保护了德化的森林储量,保护了德化的山青水秀,还大大提升了德化陶瓷的产品质量。目睹这一巨变,德化天然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明奇对记者说,使用天然气,大大提升了德化陶瓷的产品质量,综合成本降低了,环境也大大改善了,综合效益很明显,深受当地陶瓷企业家的欢迎,“特别是我们产品对外出口这一块,像出口到欧盟,有些产品由于用液化天然气清洁能源,海关是免检的。德化的成功经验对咱们国家的液化天然气项目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德化县县长李辉跃分析说,德化循环经济发展到今天,它的原动力在于企业要效益,政府要环境;要社会、经济、环境同步发展,政府跟企业一起互动,几年来不断总结企业的一些做法和经验,然后逐步加以推广。几届德化县委、县政府领导班子都充分认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在“十五”计划、“十一五”规划中都把发展循环经济和环境保护并重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来抓,全县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政府引导、企业响应、公众参与”的良好态势,以求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动传统经济模式向着循环经济模式转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规划先行:静脉产业借势破土
在宁昌陶瓷公司,产品陈列架上一排排色彩鲜艳、图案活泼的像框让人眼花缭乱,爱不释手。“这些是用废陶瓷加工生产的,全部用来出口。”苏友谊的爱人郭秀娥的语气中透着自豪。
“废瓷回收再生陶瓷”,是苏友谊自己钻研出来的科技成果,2001年就列入福建省重大科技项目。“目前国内只有我们一家研发成功并且大批量生产废瓷回收再生陶瓷,一年出口200多万美元。”郭秀娥说,“我们一个月要吃掉废瓷200吨,可以节约成本20%。”
德化县的陶瓷工业如今已成规模,黄金、高岭土、铁矿石、石灰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也造就了德化原材料工业。过去的情景是工业虽然发展了,但满山遍野都堆满了看似废渣,却可以重新利用的资源。几年来,德化县积极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内外先进的节能降耗、清洁生产技术,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开展循环经济关键技术研发攻关。
与此同时,德化县其他陶瓷企业在利用铁矿尾矿、铅锌尾矿、金矿尾矿生产陶瓷等方面也纷纷取得成功。坤恒公司利用铅锌尾矿生产陶瓷产品,远销国外市场。宁昌公司利用铁矿尾矿制作出墙壁瓷砖和相片框架,其产品色泽多样。还有的企业利用黄金尾矿生产低温镁质强化环保陶瓷,市场反映良好。这些尾矿的综合利用不仅能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为企业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还可以节省下大量的瓷土原料,大大减少各矿山矿渣堆存所占用的土地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循环经济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传统产业部门的变革,也开创出大量与资源循环利用相关的新兴行业,带动了德化县再生资源产业的兴旺。旭龙再生资源开发公司董事长谢成峰说,他们公司原来是县供销社下属的小单位,循环经济的兴起,让公司员工有了施展才干的新天地,目前德化县境内1000多家企业扔出的废品,以及各家各户的塑料垃圾、旧纸张等,80%以上都由他们公司收购,年收各类旧物资4万吨,重新加工后再综合利用。公司在循环经济的大潮中,也不断发展壮大。谢成峰说,德化各部门都很重视创建节约型社会,环保、税务、工商、公安都是一条龙的配合,所以公司发展很快,原先几百万元的规模,现在已增长10倍,回收额去年3000多万元,今年已达到4000多万元,每年都是上千万元的增长。
据估计,德化县目前全县年产生的废陶瓷、废瓷片及废瓷土约为3.84万吨,回收利用的有3万吨,可节约300多万元;回收废石膏模具18万吨,可节省4800万元;废纸屑、废塑料等年产生量约4万吨,回收再利用可创效益4500万元。目前德化县有几十家专营废物再生资源化的企业,形成了“静脉产业”。据粗略计算,2005年德化县的“静脉经济”总产值达6亿元,已占到工业总产值的7%。可以预计,随着大量循环经济关键节点技术的突破,德化县将会有更多“静脉产业”的出现,在循环经济的大潮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三赢模式:瓷都盛开循环经济花
从古法的薪材烧瓷到使用液化天然气,从企业内部废物资源再利用到社会自然资源大循环,德化县走出了独具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的路子,经济稳步增长,结构逐渐趋于合理,环境质量改善,人民安居乐业。城市化进展顺利,实现了人口向城区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居民向社区集中,山林向林场集中以及耕地的集约耕作。德化广阔的农区和林区得以休养生息,森林覆盖率从1979年的56.99%上升到2005年的77.3%,增加了20多个百分点,为德化人民积累了宝贵的生态财富,丰富的生态资源已成为德化经济发展新的引擎。今天的德化已初步建立起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层面的良性大循环,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的前列。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根据遥感卫星图像和有关统计数据,对全国2348个县(市、区)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德化县位居全国第29位,全省第一位,县城空气环境质量接近国家一级标准。县域经济竞争力进入全省十强行列。“以林养水、以水养电、以电促瓷、一瓷带多业”已成为德化县域经济的重要特色。目前德化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7.4%。人均年水资源拥有量85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倍、全省平均水平的2.5倍,每年向闽江、晋江下游提供优质水源25亿立方米。水电装机容量25万多千瓦,居全省前列。优越的生态环境及戴云山、金牛山、唐寨山等自然景观资源使生态旅游成为德化县一个极富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
站在新的起点上,德化县循环经济将如何进一步提升?今年德化县委、县政府又请来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编制了《德化县推进县域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结合德化县的发展定位,全面分析德化县发展循环经济的优势和劣势,制定了德化县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阶段目标,把发展循环经济与陶瓷产业集群升级结合起来,规划了德化县物资循环和能量流动体系以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方面的支撑体系,为德化县创建成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资源利用率明显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奠定了坚实基础。德化县环保局局长李锦绣介绍了这份规划的主要内容,他提出德化陶瓷今后要发展更快、走得更远,首先必须从科技创新、自主创新入手,其次要从第三产业入手。他说,为了将德化的生态及陶瓷品牌在未来的5年打响,现在就要未雨绸缪,加强基础设施。今后的发展,第三产业占的比例应该更大一些,这样德化的循环经济包括经济总量,才能有一个大的突破。
循环经济的发展让德化县形成了人人称羡的好山好水好环境,吸引了许许多多客商前来投资兴业,但其中也有晋江、石狮一带的企业主想把一些污染型的陶瓷、制革、印染甚至电镀企业搬迁到德化来,有的还提出要在这里建立成片的工业园区。德化县委、县政府态度十分明确:凡是属于转移污染的,一个也不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速度宁可不要,我们要的是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三赢发展方式。县委书记陈全顺的一番话铿锵有力:“我们感到经济社会发展是综合的,不是单一的,GDP的发展只说明一个地方的发展速度、经济实力,而社会发展应该是经济社会生态协调统一,是良性的发展、可持续的发展、符合群众利益的发展,这才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才是以民为本,才是和谐社会。我们的目标要建设具有德化特色的循环经济体系,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把德化建成全国陶瓷产区的循环经济试验田,建设成为全国县域循环经济示范县,全省循环经济试点县和海峡西岸现代化绿色瓷都。”本报记者 李书烜 通讯员 张晴文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