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系出名门,来自中国瓷都;丽质天成,以身畔之土炼成一身浑然之美;她穿越风雨,从新石器时代的莽莽密林走出,融进盛唐拈得满满当当的华美,在宋、元播洒至海外,行至今日,她那白莹莹、红灿灿的肌肤上,爬满沧桑和优雅。中国德化,地处福建,“中国瓷都”的名号足以成为这个城市最精简的解说。如今,德化陶瓷来到了成都,她把千百年来飘渺海外的目光,转向中国本土。//by http://CiDu.Net/
瓷魂之浑然天成
那茶碗,似吹弹可破
东大街18号,“送仙桥艺术中心城”坐落于此。走进去,有一个展示厅,灯光温和,满室静谧。门口牌匾上,“德化瓷魂”遒劲弯曲,这里是德化陶瓷在成都的家,也是窗口,让成都以及成都背后、周边的人,通过这个窗口,看到德化的陶瓷。//by http://CiDu.Net/
大的摆件,小的器皿,整齐码放。白的通透,红的绚烂,蓝的自有一分贵气。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其实无所谓内行外行,只要你爱,就会发现它的美丽。”展示厅的负责人曾宪鹏,是华氏陶瓷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西南办事处总经理,很欢迎成都的行家、玩家、爱家共赏陶瓷。说话间,曾宪鹏取出自己常用的茶碗。这是一只纯白茶碗,碗壁奇薄,似吹弹可破。再拿出一个普通白色茶碗,即使不用灯光的映衬,也可清晰分辨德化白瓷茶碗的晶莹剔透。//by http://CiDu.Net/
瓷史之悠悠千年 宋元时,已畅销海外
继1996年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命名为“中国陶瓷之乡”之后,德化在2003年又被称评为“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德化”。德化的瓷业,历代烧制规模之大,分布之广,确实壮观。全县目前已发现的唐、宋、元、明、清至民国的窑址达238处,全县十八个乡镇都有古窑址分布,其中不乏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y http://CiDu.Net/
德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后期即开始生产和使用陶器。至唐末五代出现陶瓷专著《陶瓷法》、《绘梅岭图》;宋元时代,德化瓷器随着泉州港商业的系统工程、海外贸易的发展而畅销海外,成为“海上丝瓷之路”的重要商品;明代,德化瓷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by http://CiDu.Net/
无论是器物造型、烧制技术、产品质量、生产品种、工艺水平、装饰艺术等方面的综合发展水平都远在宋元之上,被誉为“东方艺术”和“天下共宝之”的珍品。独树一帜的“象牙白”(建白瓷),釉色乳白,如脂似玉、色调素雅,被称为中国白瓷的代表,享有“中国白”和“国际瓷坛明珠”的美誉。清代,德化釉下青花瓷器争夺斗艳,青花瓷取代建白活跃在主要地位……
走进“德化瓷魂”,几千年的德化陶瓷历史如流水漫过,冰凉浸骨。伸手触碰,隔着单薄如纸的瓷器之壁,可以摸到千年的肌肤。几十平米,却让几千年的故事在这里安家。//by http://CiDu.Net/
瓷商之转战西南 这扇窗,破西南壁垒
在此之前,德化陶瓷纷纷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自己的展示销售中心。而成都,是德化陶瓷通往整个西南的第一扇窗口。“以前德化陶瓷主要是做外销,可能国内的很多人并不特别了解。”曾宪鹏说,此次在成都设立展示销售中心,就是为了向成都的市民和业界展示德化的陶瓷,这也是西南的首家德化陶瓷展示销售中心。作为全国最大的陶瓷外销基地,德化陶瓷早就是名声在外,但国内却知之者不众。//by http://CiDu.Net/
“这非常可惜,在全世界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对德化陶瓷非常喜欢,可惟独在我们国内,却一直处于养在深闺无人知的境地。”曾宪鹏觉得,德化陶瓷非常有必要拓宽市场,让国内的人了解并喜欢。不能再走单一的外销之路,国内不仅市场空间大,而且对陶瓷的品鉴也达到了一定了程度。//by http://CiDu.Net/
因此,早在2004年,德化陶瓷就率展出团来到成都,举行了一场惊艳之旅。在2004成都———中国瓷都·德化名瓷展览会上,成千上万的成都市民被精美绝仑、巧夺天工的德化陶瓷艺术品所吸引,开幕当天就有上千市民涌进展厅,为制作精美的瓷器而陶醉。同时也让成都不少收藏家齐齐出动。//by http://CiDu.Net/
如今,德化陶瓷经过那次试水之旅,终于决定要在成都设立展示销售中心,“以此为窗口,辐射整个大西南。”曾宪鹏说,这是整个德化陶瓷全盘考虑的一部分,并且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着棋子。//by http://CiDu.Net/
早报记者陈筱丽摄影赵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