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德化陶瓷文化 |
|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瓷都热线http://cidu.net 更新时间:2003-3-17 |
【声明:转载此信息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其内容表达的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由这些信息所产生的一切后果本站不负任何责任。如果您对本信息有什么意见,欢迎和本站联系,谢谢!】http://CiDu.Net
落日将最后的光芒披在古老的水车上,传统龙窑的火舌吞仍在诉说今古,它引领着我们走进德化陶瓷1000多年前的入口。走进这个入口,是1300多度高温中的辉煌,是延续至今的陶瓷文化殿堂。 盛唐,在三班镇颜氏族谱中,我们找到了“陶业法”,找到了公元933年德化置县前的地名:归德场。在这个年代,我们还找到了将审美需求融入生活器具的早期作品——青釉花口洗。 宋、元,精美的缠枝卷草纹盒、青白釉莲花纹瓶,已经向我们展开了德化瓷雕艺术这本千年画卷。 到了明代,我们走进了猪油白瓷雕艺术的一段辉煌。在关公出巡、书生听戏、镂空牡丹花篮和众多西洋工艺瓷雕的烘托下,一代瓷圣何朝宗终于将德化瓷雕艺术推向一个高峰。因为他,世界将“中国白”的冠名给了德化陶瓷…… 走近德化的陶瓷文化,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一条传统的脉络,它在烈火中延伸。1000多年前的宗教题材,在今天令人眼花缭乱的德化瓷雕创作中,依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从瓷圣何朝宗的“何来观音”到许友义三兄弟瓷雕群像杰作“五百罗汉”,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许金泰的观音、佛像,尽管在造型、工艺水平和对宗教文化的理解上已经有着重大差异,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继承的技法、趋同的宗教文化内涵,可以看到对泥与火的一脉相承的理解。 从中国古典文学中寻找创作题材,是德化瓷雕艺术的另一重要传统,不同的是,意识与审美却有着明显的时代特征。明时的关公出巡,关老爷骑的马只有他那庞大身躯的三分之一,随行者也不成比例,创作者带着强烈的神化意识塑造他心目中的崇拜者。今天,较有代表性的中、青年瓷雕作者们创作的古典文学人物,则更注重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线条构成与造型艺术,追求烧制难度带来的作品价值,相对弱化了自我意识的张扬与对作品内涵的苛求。 传统,是剪不断的血脉。传统的陶瓷文化,在德化人一代代承接下,烙着不同时代的印迹,在演化、在扩展、在提升。走近今天的德化瓷雕,新工艺、新题材、新思维,铺就了美不胜收的瓷雕艺术长廊。 1999年5月,“泰兴号”在南中国海附近被打捞出水,35万件中国清代瓷器多产自德化。这,只是德化陶瓷大量出口的一个物证。无论是宋时的青白釉军特、明何朝宗的渡海达摩,还是送子圣母、亚当与夏娃、荷兰骑士,都在向我们展示着因商品生产引入德化陶瓷文化中的外来文化。从中国人的脸穿着外国的服装,到裸露上身的亚当和夏娃,我们看到的是德化陶瓷文化的开放性。 商品化带来的这种开放的文化特征,融入到德化的陶瓷文化之中,一直延续今天。今年,在德化超过40亿产值的陶瓷商品中,近90%是出口的西洋工艺瓷。引进的外来人才在设计着西洋工艺瓷新产品,德化陶瓷学校培养的学生也大部分进入企业,从事西洋工艺瓷的设计与开发。商品化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西洋文化的冲击,带来的设计和泥与火的分离,令传统瓷雕业感叹后继无人。 其实,传统的德化瓷雕能发展到今天的水平,与德化陶瓷文化的开放性是分不开的。没有西洋文化的注入,也许就没有今日德化瓷雕丰富多彩的人体艺术。没有污染概念对传统产品的冲击,釉下彩也许不会有今天这么绚丽。谁知道,今天工厂化生产的西洋工艺瓷,又会给明天的德化传统瓷雕带来些什么灵感?反正,它已经成为德化陶瓷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瓷土依然,柴火已基本从陶瓷文化中隐退。高科技的染色体、现代教育的催化剂,已悄然融入德化陶瓷文化的母体。朝阳一定是落日的延续,德化陶瓷文化的明天,充满着希望。//by http://CiDu.Net/
声明:以上信息资料大都是网上搜集而来,版权归作者,如有版权问题请留言告知我将马上改正。 文中所提到的各种观点只是原文观点,各种说法未经一一确认。并不代表本站认可此观点!!
|
资讯录入:不详 责任编辑:不详 |
|
上一篇资讯: 德化窑瓷对“海丝”贡献巨大
下一篇资讯: 德化陶瓷企业负重前行 |
【字体:小 大】【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