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对中国民间文化现状的调查与反思 | |
作者:史俊庭 文章来源:科学时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4 8:19:34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我们剥夺了它们生存发展的权利 冯骥才曾经这样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文化没有载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对外来的东西觉得特新鲜,把原来的东西都扔掉了。”夏挽群也告诉记者,出现各种民族民间文化失去发展机会乃至走向消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农耕时代已经结束,进入了工业时代,这些直接导致了原来民间民族文化生存的土壤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习惯以及精神的变异。 夏挽群说,民间文化大都产生于农耕时代,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实用性”使其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萎缩就是其实用功能的失去,过去,春节要贴门神,家家少不了要买年画,而现在的年轻人,还有几个愿意去买年画,就连对联,也渐渐变成机器生产了。” “目前,外来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冲击使得许多民间艺术所生存的文化土壤正在迅速流失。”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程遂营说,“前些年,一到春节,民间文化就迎来了一年中的‘黄金期’,那时人们把当地的民间文化当做过年精神狂欢的重要方式。但这几年,由于精神生活方式的多样化,民间文化在春节也受到了冷落。” 其次,民间文化从未放在与精英文化、典籍文化同等的位置上,民间民族文化只能承担着“下里巴人”的角色,这是一个文化的盲点。也正由于这个原因,中国的民间文化从未得到过归纳和整理,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而这个文化价值论的存在直接导致了它们的生存危机,特别是在外来文化的入侵情况下,它们更是难以持久。 事实上,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化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半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半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 民间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以及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坚实的精神内含。可是,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因而至今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认识不清、心无底数,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今民间文化到底消失得怎样。 再次,民间文化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存方式,和经典文化以及典籍文化相比,它从没有像它们一样用各种方式进行加强。并且民间文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传承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并且还有很多“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禁忌,传承的范围也很窄,大都是师傅传给徒弟、父亲传给儿子等这样的形式,一旦出现断线,它这种形式很快就可能消亡。 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这些经过几千年来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诸多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组成了今日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然而,也正是由于它们大多只是凭借着口传心授、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面对开放与交流的加强,多元文化潮流的冲击,绝技绝艺传人越来越感到困惑与无奈:一方面,随着年岁渐老,他们带徒传艺的期盼越来越强烈而急迫;另一方面,年轻人忙着打工挣钱、追逐新潮,对民族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不多,能沉静下来学习观摩的就更少。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它必然遭受致命的冲击。 最后,民间文化从没得到过正确的认识,甚至一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民间文化还没有来得及作好进行细致的整理的准备,西方的各种文化就来到中国,它们这种带有商业行为的文化形式拥有更多强大的资本,对中国的民间民族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东方人特别是年轻人还去追求时尚,这种浮躁行为对中国民间民族文化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 冯骥才认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也加速了外来文化的融入。这一次融入和历史上以往的融入不同,这次融入是以市场为背景的流行文化唱主角,这种传播符合市场规律,但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商品文化,并最终导致了在不是很长的时间里,国民精神迅速粗鄙化。 流行文化像沙尘暴一样弥漫了整个中国社会,人们觉得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失去了魅力,从而失去对传统文化的信心和光荣感。因此,承载民族文化与情感的传统节日和民间艺术,不知不觉中已经淡出我们的生活,濒临消亡。(XMW)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