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南海一号”打捞工程已获最后批准 | |
作者:蒲荔子 李培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1/1 10:24:0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记者获悉,日前,国家文物局已经对打捞宋代古沉船“南海一号”的工程作了最后批准,委托广东省文化厅具体负责“南海一号”的整体打捞工程。今年6月,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对“南海一号”整体打捞方案的论证会,22位来自国内文博界的权威专家一致认为此方案“施工工艺先进、数据可靠、设计合理”。 按照估算,整体打捞的费用将耗资1亿多。据悉,日前向国家财政部申请的3000万元专项打捞经费已经到位。具体承担“南海一号”海底打捞工程的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陈北先局长向记者介绍,目前所有的准备业已就绪,“近期,省考古所和打捞局就将投入打捞的前期准备工作之中。” 按照方案构想,打捞过程将历时接近1年。明年10月,“南海一号”将浮出水面,并移至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的特制的“水晶宫”内保存和展览,等待考古专家们进一步深入、细致挖掘。 据了解,对于“南海一号”出水的过程,将邀请到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媒体进行全程直播。 方案释疑 为何选择“整体打捞”? “南海一号”沉落于海下20米深处,上面被2米厚的海底淤泥所覆盖。由于“南海一号”是一艘载满文物的宋代木质古沉船,船体非常脆弱。经过反复的专家论证和研究后,专家们决定对“南海一号”进行整体打捞。这一方案开创了水下考古的新方法,在世界考古史上尚属首次。有“水下考古之父”之称的美国专家乔治巴斯在观看了整体打捞方案的模拟试验后赞不绝口地说:“方案如此精妙,只有中国可以做出来。” 省文化厅副厅长景李虎向记者解释了不采用“传统水下考古”方法的原因。 首先,由于水深、水流、能见度的影响,一件一件打捞,将不可能对沉船和船载文物进行准确地测绘和记录,会丢失大量可贵的文物考古信息。其次,古代沉船在水下浸泡几百年,船体非常脆弱,一件件捞取文物,船体就会松散解体。这是很大的遗憾,因为沉船本身就是文物。第三,即使用传统的方法打捞上来,在水下浸泡了几百年的古沉船暴露在空气中,也会变质腐烂。 去年5月,广东省文化厅和交通部广州市打捞局推出了《“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及保护方案》,“整体打捞”的核心步骤就是,将沉船、载物与其周围泥沙按照原装固定在特制的集装箱内,将分散、易碎的东西一体化、一次性吊浮起运,然后迁移到能人为控制、环境较好的“水晶宫”中进行“精雕细琢”的水下考古发掘。 为了将“南海一号”古沉船及其周围的泥沙总共3600吨重的“整体”密封,全部打捞上来,广州打捞局特地订做了耗资6亿多元的亚洲第一吊“华天龙”。这艘目前亚洲最大的起重工程船,最大的起重能力将达到4000吨,该船可在8至300米水深、7级风的环境下作业,可供300人在船上工作和生活。据打捞局的王仁毅主任介绍,“华天龙”的成功建造,将为明年3月整体打捞“南海一号”古沉船的关键步骤的完成提供可能。 据了解,为了完成“整体打捞”,打捞局还特别引进了诸多一流的设备。王仁毅向记者介绍,为了保证前期海底勘测人员能够在足够的光线下,进行现场作业,打捞局将布下“水下灯阵”。“几排高强度的灯,会将这一区域全部打亮,就好比是夜间的足球场,灯火通明。” 广州市打捞局的专家告诉记者,明年10月,“南海一号”将整体打捞上岸,放在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特别设置的“水晶宫”内。 “水晶宫”是一个海水环境的密闭式玻璃墙展厅,像一个巨型的玻璃缸,其水深12米,水质、温度及其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位置完全一样。 在海底沉睡了840多年的“南海一号”整体打捞出水后,将在水中平移到玻璃缸。到时游客参观“南海一号”,不但可以通过地下一层的水下观光廊环绕参观,而且可以站在“水晶宫”的楼面参观,楼面距沉船最高23.6米,站在上面可对沉船一览无遗。 通过“水晶宫”的透明玻璃,游客还可看见水下考古工作者潜水发掘打捞文物的示范表演。神秘的海底宝库,如何一一呈现于世,游客只要愿意,就能第一时间看到所有的宝物。 链接 南海一号“文物价值引人注目 “南海一号”沉船,因其历史文物信息的深厚被考古界视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自1987年被发现后,“南海一号”沉船便引起世人广泛关注。据了解,该沉船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船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远洋贸易船只,其装载文物数万件,而且多为国家一级文物,权威专家称,其价值堪比秦始皇兵马俑、敦煌和故宫。 原国家文物局副局长黄景略说,保守估计,一艘长30米、宽10米左右的普通中型商船光瓷器就能装载10万件以上,“‘南海一号’的规模应该还要更大”。“沉船被打捞出来,等于说几百年前的一场大买卖推迟到了今天,还加上文物附加值。这种数量的沉船文物如果一次性释放到市场上,会影响到这一区域未来几年内文物收藏商业市场的走势。” 据目前已有的结果,沉船中装载着一大批宋元时期的珍贵文物,主要是4个窑系的日用瓷器。一是景德镇窑系的影青瓷,有划花碗、小瓶、葫芦形瓶等。二是福建德化窑系的白瓷,以印花粉盒为主。三是福建磁灶窑系的绿釉碟、碗。四是浙江龙泉窑系的青瓷,如划花碗、青釉盏等。 此外,其他许多珍贵的宋元文物也得以重见天日,如镀金腰带、锡制水注、银锭、“正和通宝”、“绍兴通宝”铜钱等。由于沉船的海域正好在由泉州、广州港经徐闻、合浦到印度、斯里兰卡这条传统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航线上,因此,这批材料成为复原“海上丝绸之路”,研究中国航海史、造船史、陶瓷史等的重要实物资料之一。 目前,从“南海一号”打捞出的文物共有200多件。今年1月,广州艺术博物院曾首度公开展览了出自沉船的10件宋代瓷器精品,引起市民的极大关注。 步骤解密 七大步骤将“南海一号”“拖”进博物馆 据了解,“南海一号”以及其周身长26米、宽12米、深8米的淤泥区整体,重量将达到3600吨。能否顺利吊起如此大的重量? 能否保证“集装箱”(专业名词为“沉井”)不破坏古沉船船体?能否保证“集装箱”整体不散落?昨天,交通部广州打捞局的陈局长一一向记者作了最详尽的揭秘。 第一步 勘测定位沉船位置 揭秘:在沉船周边方圆100平方米的范围内,把“南海一号”散落附近的文物发掘出来。然后使用精密的水下定位仪器,准确定位沉船的位置,测量出深陷于淤泥中的沉船的长、宽、高度,依照此数据量身定做“集装箱”。 这一环节的测量数据必须极为精密,不能“差之一毫”,否则将会使“集装箱”在下沉过程中伤及古沉船。据专家估算,这一“沉井” 约长26米、宽12米、深8米,底部留空,将耗用200多吨钢料。 第二步 打“定位桩” 揭秘:“集装箱”沉入海底后,将套在“定位桩”上。由于海底作业的时间较长,海上天气变幻多,如果不打“定位桩”,将会造成“沉井”移动,伤及古沉船。 第三步: 压“集装箱” 揭秘:使用“静压法”,用水泥块将“集装箱”缓缓压入淤泥,罩住“南海一号”周身的区域。 第四步 挖掉“集装箱”两侧淤泥 揭秘:将“沉井”的两侧800平方米区域内的泥沙挖空。目的是为了在“集装箱”底侧加底,以保证“集装箱”能够完整地罩住并拖起“南海一号”及周身的淤泥。 第五步 穿“底托梁” 揭秘:从“集装箱”两侧穿引26根方形的钢梁,这些“底托梁” 像一个巨大的笼子底部,作为整个“底托梁”的底托,将把“南海一号”及周身的淤泥整体密封“罩笼”,然后打捞上来。 由于“底托梁”之间可能存在缝隙,有可能在打捞上来的过程中,泄露泥沙,继而造成古沉船船体破坏。因此,专家们在每根“底托梁” 两侧安装了水囊,26根“底托梁”穿好之后,将水囊充水,把缝隙填满,以保证整个“集装箱”为一个密闭整体。 第六步 将“集装箱”拖出海面 揭秘:为了防止“集装箱”被拉出海面的一刹那产生的压力变化对古沉船造成损伤,专家在用钢丝绳起吊的同时,还特别启用了“全潜驳”(类似于潜水艇):“全潜驳”将潜入“集装箱”底部,然后将“集装箱”慢慢顶出水面。 第七步 将沉船“托航”至博物馆 揭秘:“全潜驳”将“南海一号”顶出水面后,将慢慢航行到位于海滩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特别设置的“水晶宫”内。 岸边将专门开凿一个渠道,供“全潜驳”托运至“水晶宫”旁。然后在岸边地面铺设气囊,将“集装箱”拖拉至“水晶宫”内。最后在“水晶宫”内添入海水。 “水晶宫”将是一个海水环境密闭式的玻璃墙展厅,如同一个巨型玻璃缸。水深12米,水质、温度及其环境都与沉船所在的海底位置一模一样,“南海一号”就将在这一稳定的环境内进行水下考古作业。 未来,观众们只要步入水晶宫“舱体”两侧的水下参观廊,就能将“南海一号”在水中的考古作业,一览无遗。这种陈列方式,在全球也尚属首例。(编辑:文芬)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