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阅读瓷都 | |
作者:文/王双季 图… 文章来源:第二实验小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9/26 15:08:3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巍峨的戴云山,无疑是这首诗歌最醒目的标题;东西两侧的石牛山与九仙山,成了这首诗歌的诗行;气势磅礴的岱仙双瀑,从100多米高的峭壁飞泻而下,让这诗歌里透露出超凡脱俗的情思,更让多少文人墨客魂牵梦萦,“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林木苍郁,鸟语花香,有如诗歌里最灵动、华丽的辞藻和韵脚,表达着一份浓烈的情愫;波光潋滟的浐溪,使德化城中有水、水里有城,显得更加灵气,内涵更加丰富;而在华灯初上的暮色中,“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的南音,却又让这首诗变得那么缥缈,富有韵律。 瓷都是一部小说。 也许,你在陶瓷街里所看到的每一个瓷器,都包含着一段故事呢。深厚的文化积淀,为这部小说提供了肥沃的人文土壤和曲折的故事情节。这部小说,有瓷都人爱情的悲欢离合,有瓷都人奋斗的生离死别;有老年人的大智大勇,有年轻人的青春赞歌。不是吗,仅仅一段《正月点灯红》,至今仍是传颂千古的爱情绝唱。我隐约记得,小时候老家古厝土兜,乡里人点上“气死风”的煤油灯,三五个人,你弹琵琶,我拉二胡,他打拍子,唱起了南音,而其中必有《正月点灯红》,奶奶听到这里,眼眶里总是含着泪花,一闪一闪的,有如天上星星滴到眼里。而如今,《正月点灯红》已成为历史舞台的折子戏,青年男女们书写的现代爱情故事是如此的恣意妄为;先人们衣衫褴褛、背井离乡的奋斗,已被因特网和电子时代所替代,如今瓷都人民的故事少了一份忧伤,多了一份阳光。 瓷都是一段历史。 自唐贞元(785~804)中析永泰的归义乡置归德场,治所设今县城境内。后唐长兴四年(933)升归德场为德化县后,瓷都即开始逐渐繁荣。当年就开始凭借瓷器支撑起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延续和拓展。你看那“中国白”,艺术大师何朝宗的超群的瓷雕技艺和古希腊雕塑艺术灵魂的完美结合,分明诉说着那个年代东西方文明与文化之间的互动,这里面孕育着多少感人的故事啊!一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位伟人挥动手臂,在祖国沿海画了一个圈,瓷都又扬起了远航之帆,开始了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千年的“中国白”,绽放出新生之光。 徜徉于瓷都街衢巷陌,浪迹于瓷都众生之里,流连于瓷都历史长河,我不禁感慨:当年立县的祖先,可能没有想到,他们的后代,是这样的善于咏诗赋词,是这样的敢于创作小说,是这样的勇于剖析历史,先人们撒下的种子,在他们曾经刀耕火种过的荒山野岭上,千年之后开出了何等灿烂的“中国红”啊!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