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抗击“桑美”,一次执政能力的考试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2 19:07:4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如此罕见的自然灾害,是对地方政府公共危机应对能力的一次严峻考验。在10多天的采访中,记者见证了灾区地方党政机关和干部群众为减轻灾害损失付出的艰苦努力,同时也在思考,有哪些经验教训可资借鉴? 应当完善信息发布方式消除百姓误解 “桑美”台风究竟造成多少人遇难?在相当长时间里,灾区百姓的判断与政府公布的数字存在很大差距。记者所到的村镇、码头,到处都能听到一些被夸大了的死伤信息。一些人不相信政府发布的消息。 对此,记者专门进行了调查。根据群众的指引,记者走访了灾区中心3个市县伤亡最大的5个乡镇。最先去的是福鼎市沙埕镇南镇村,外面有人说,这一个村就死了两三百人。一见到记者,村民就围过来,七嘴八舌地提供情况,而他们说,本村死了60多人。记者连续走访了30户遇难者家属,记下死者姓名,然后与官方掌握的名单进行核对,发现两者基本没有出入。 记者在其他几个地区也得到了相同的调查结果。这些地方群众掌握的死亡失踪人数和政府公布的基本相同:福鼎市嵛山镇21人;福建霞浦县三沙镇97人;浙江苍南县霞关镇22人,鱼寮乡7人。如果这些乡镇确实是受灾最重的地方,那么从抽样情况判断,沙埕港实际死亡人数应该更接近政府公布的数字。 为什么百姓印象中的死难总人数远多于官方数字?记者发现一个普遍现象:对本地的死难人数,他们与村镇政府没有分歧,但都认为其他地方死的人要多得多。他们的看法来源于推算。三沙镇三澳村生还渔民王亮的想法很有代表性。他所在的“闽霞渔1552号”渔船上共有10人,其中6人遇难,包括他父亲。他说:“这次台风,光是福鼎市沙埕港就沉了950多艘船,哪怕每艘船只死两个人,总数也有1900人。” 福鼎市副市长蔡梅生认为,这种推算并不准确,因为大多数船员已经提前上岸躲避,台风来临时很多渔船上没有人。而政府方面公布的伤亡情况,是在各村镇和搜救队上报死亡、失踪人数的基础上汇总的,比较可靠。 百姓为什么会形成误判?一个原因是,台风导致电力、通讯、交通中断,灾区百姓无法及时了解灾情全貌。但是记者发现,当地政府的信息发布也存在一定问题。台风后第一天,福鼎市政府对外提供的材料上说:“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因灾死亡13人,失踪135人。”此后几天,情况在不断变化,而政府却没有及时更新这个数字。 预警动员必须充分体察群众实情 回忆起三层楼高的巨浪和打在脸上如触电般疼痛的暴风雨,三沙镇渔民康建国至今心有余悸。台风一起,他就从船上被掀进了海里,在恐惧中挣扎,最终生还的他觉得自己很幸运。他对政府的台风预警工作表示不满:“我知道要刮台风,可是不知道有这么大。当时很多船上都有人,政府为什么不强行赶我们上岸?” 事实上,“桑美”到来之前,福鼎市组织了大量预警宣传。有线电视台、市中心大屏幕电视全天候播放“防汛抗台特别节目”,同时采取发布台风紧急动员令、告全体市民书电视讲话、手机短信、宣传车、广播等多种形式发布了超强台风警报。 但沙埕、嵛山多位渔民说:“我们老百姓很多只懂方言,不懂普通话,甚至不识字,听不懂电视里的讲解,更看不懂滚动的字幕。”南镇村的群众反映,台风前没有听到村里广播。村支书王孙明的解释是,村里的广播设备去年就坏了,没钱维修。 沙埕港本是有名的天然避风良港,理论上可避12级以上台风。而这次台风达到17级,船上的部分留守渔民成了最大的遇难群体。渔民们说,以前刮台风,渔政的执法船会来海面上巡视,把渔船强行赶入内港,而这一次却没有见到。 其实,台风到来之前,福鼎市已经组织了15万人安全转移。在台风登陆前3小时,市委、市政府领导还冒着生命危险,乘着渔政船在港湾里巡回喊话。但是面对万余艘避风船只,这样的声音实在太弱了。 蔡梅生承认,动员渔民上岸的工作没有太大成效:“实在太困难了,45公里长的海湾,来回一趟就得两三个钟头,从得知台风确切登陆地点到台风刮来时间很短,对这么多船做工作,每艘能做多少?很多渔船正忙着抢占有利位置,渔民听不到喊话。” 要有更充足的力量保证搜救时效 在遇难者遗体集中地沙埕镇龙安港,“船老大”魏定相说,10日刮的台风把他的两条灯光渔船都打翻了,6个人失踪,当时他非常焦急。可是当地政府没有及时展开搜救。 事实上,在台风结束6个小时后,福鼎所在的宁德市市委秘书长叶干玲、福鼎市市长郑其桂就带船到海上搜救了,担任福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指挥长的蔡梅生是第二天参加搜救的。面对群众的批评,蔡梅生说:“当时我们判断,落水的人应该被冲到了下游,就集中在下游搜,上游的群众可能就没有看到我们。” 救人最关键的就是台风后的第一天,救得越迟,落水者生还的希望就越小。但是开始搜救时力量确实不足,政府配备的抢险救灾船只也在台风中遭受重创。福鼎市共有两艘公务船,都在台风中遭到毁坏,不敢开到远处;市渔政部门本来有3艘执法船,被台风吹翻了两艘。在台风后的第一天,算上边防、海警的支援和沙埕镇政府的自备船,市里只能凑到10来艘船投入搜救。无奈之下,后来不得不向渔民买船,用于公共搜救和遗体运送。两天后,从比较远的地方调来船只,搜救的力量才得以加强。 稳定灾民的生活和情绪需要更强的执行力 南镇被当地领导干部称为“受灾最重”的地方,可是直到灾害发生后的第6天,政府组织的第一批饮用水和大米才发到村民手中。村民徐加秋说,台风破坏了当地的自来水系统,村民无法从其他地区调水,购买瓶装矿泉水成本又太高,村民只好饮用坑里积存的雨水。16日下午,记者在村里看到,10来个村民正在一口四五米深、接近干枯的井边排队打水,打上来的水经过长时间沉淀,仍然相当混浊。 在几个地方,记者都发现有村民住房被毁,无家可归时只好露宿在邻居家的台阶上。一些群众批评政府灾后救助行动迟缓。 据福鼎市有关负责人介绍,灾后4天内,全市共下发帐篷1347顶,军用被3000床,矿泉水3000箱,方便面6200箱,八宝粥300箱。 蔡梅生说,由于交通中断,救灾物资无法很快下发,从市里到镇里需要时间,从镇里到村里也要时间。但是他也认为,6天才把饮用水送到灾区是太晚了,他表示要对这个问题进行调查。 “桑美”到来时,当地政府启动了应急预案,包括书记、市长在内的所有干部都全力投入抢险救灾工作,很多人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但是在历史罕见的巨大灾害面前,很多措施失灵。 蔡梅生举例说,12日,他在龙安港给海湾对岸的另一位市领导打电话,从上午打到下午,手机从满格的电量打到没电,一直都没有打通。“以前的台风造成的破坏都是局部的,而这一次整个指挥和保障系统遭到了毁灭性打击,给抢险救灾工作带来了极大困难。”
地方政府领导的处境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减轻灾害损失,他们尽了力。但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再周密的措施,如果不能及时有效地落实到普通百姓的头上,它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无论保护百姓生命、安置灾民生活,还是稳定群众情绪,地方政府的工作都有值得深思的地方。(完)
来源: 新华网福建福鼎8月22日电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