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德化:进城农民圆了住房梦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8/2 8:43: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近日,在福建德化县佳美瓷厂打工的小赖夫妇回到老家汤头乡吉山村,把双亲和孩子接到他们在城里刚买的新房。随着德化县“幸福家园”安居工程的相继竣工,已有6000多户近3万名进城务工农民的住房问题得到解决。(XMW) “大城关”涌入8万农民 近年来,德化的陶瓷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一方面,陶瓷业的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支撑;另一方面,德化是山区县,城关地区条件较好。多年来,该县坚持实施“大城关”发展战略,优先把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生产要素相对集中配置在城关地区,通过项目的带动来提升农村城市化水平,促进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区规模迅速扩大,城区经济快速发展。(XMW) 目前,德化城关建成区面积已由1995年的3.5平方公里扩大到8.2平方公里,县城规划建设用地达14平方公里,规划区面积经两次修编,已由原来的25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平方公里。城区的陶瓷企业达110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陶瓷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大城关”为陶瓷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大城关”的聚集效应正日益凸现。据统计,全县已有8.22万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关。其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入城达6.32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的38.7%,农民务工收入约占年总收入的80%以上。(XMW) 随着“大城关”战略的深入实施,城区常住人口已增至17万多人,比1995年增长近3倍。新增的人口绝大多数属离开土地以务工收入为生的农民,他们的收入每人每月基本保持在500—1000元。中低收入打工者扣除房租、生活、子女就学费用等支出后所剩不多,要在城区购房,就要靠相当长时间的积蓄。因此,解决进城农民住房问题就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后最为关键的问题。(XMW) “幸福家园”每平方米500元 为使进城农民中的中低收入家庭建得起房,有固定的居所,方便农村入城人口的管理,2002年起,德化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城关附近的三班紫云经济开发区、浔中王厝山、城后工业区、鹏祥工业区规划建设“幸福家园”,为进城农民建设个人住房提供选择。(XMW) 据了解,“幸福家园”建房用地由所在乡镇、村提供,县直有关单位出资帮助解决土地“三通一平”,国土资源、规划建设等部门做好“幸福家园”的规划设计工作,房屋建设图纸设计费减半征收,并赋予农民自建房优惠政策。县建筑质量监督部门提前介入,加强建筑质量监督,质量监督费减半征收。建成后的住房价格每平方米基本不超过500元。金融部门积极给予建房户低息贷款支持。(XMW) 此外,德化县把零星散落在偏僻山区的村民向城关有序迁移。目前,已有春美乡尤床村、桂阳乡陈溪村、涌溪村等边远山区2000多户4000多人落户“幸福家园”。德化县还出台《生产性企业配套建设职工公寓的实施意见》,规划建设凤凰山庄、诗墩职工公寓、南环职工公寓、鹏祥职工公寓等经济适用房,并积极协调金融部门增加住房按揭贷款额度与年限,吸引进城民工购房入住。(XMW) 配套措施解后顾之忧 为防止“逆城市化”现象,德化县首先对户籍管理制度进行全面改革,实行按居住地和就业原则确定户口关系,在全县范围内取消农业、非农业户口及其他类型的户口性质划分,实行户口登记管理一体化,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同时,制定保障措施,允许进城农民自登记为城镇居民户口之日起,符合低保条件并放弃农村集体土地承包权的列为所在地城镇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并可继续享受农村计生政策5年。(XMW) 德化县还进一步完善进城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目前,全县参保企业398家,参保员工万余人,依托地税部门组织企业缴交社会保险费2300多万元。(XMW) 为解决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德化县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扩大招生规模,方便外来子女就学。目前,城关两镇有陶瓷学院1所、中学4所、小学15所,在校学生达2.4万余人,占全县学生总数的40.15%。同时,德化县鼓励企业、社会办学,解决了进城农民子女就学500多人。龙鹏、华林、臻峰等企业在厂内办起托儿所、幼儿园,既方便工人上班,又减轻工人的经济负担。此外,对到城关学校借读的外来农民子女,根据学校设班招生计划、家长志愿,采用电脑派位借读学校,并由教育局和学校统一办理借读手续,减免借读费。2004年秋季起,到城区企业就业的农民工子女,借读费一律免交。目前,全县小学在校生2.7万余人,到城区小学就读的农民工子女7100人,占小学生总数的26%,每年为进城农民减少借读费461.5万元。(XMW)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