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茶文化香溢茶乡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瓷都热线http://cidu.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1/12/18  文章录入:不详  责任编辑:不详

茶文化香溢茶乡


  “入山无处不飞翠,观音香飘万里醉。”提起安溪,人们自然会把它与茶联系在一起,茶几乎是安溪的代名词。安溪名茶醉人,安溪茶歌醉人,安溪茶艺更醉人,安溪的茶文化绚丽多彩。

  一、茶文化的发展。茶文化是指人类在发展、生产、利用茶的过程中,以茶为载体表达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各种理念、信仰、思想情感的各种文化形态的总称。安溪人在1000多年前就开始种茶,十八世纪(1725年左右)安溪发现了名茶铁观音,观音茶起源的“王说”和“魏说”使安溪茶从一开始就带上了神秘的色彩。

  北宋统一中国时,五代王钱淑的慕僚黄夷简退隐安溪,写下了“宿雨一番疏甲嫩,春山几焙茗旗香”的诗句;南宋理学家朱熹在“安溪八景”之一的阆苑茗,写下了“百茶特产推无价,石笋孤峰别有天”的茶联。宋代出土的文物中,拥有相当数量的、精巧别致的茶壶、茶碗、茶盅、茶匙等陶瓷工艺品。

  安溪民间广泛流传“斗茶”的习俗,每逢春秋两季,采茶季节一到,乡镇举办茶王赛,来自各个村的几百个制茶能手,排起“斗茶”阵,搭起“茶擂台”,开起别开生面的茗站,形成独具特色的茶文化景观。

  “安溪茶艺”源于安溪铁观音功夫茶,通过挖掘整理、编排提炼,升华为融传统技艺与现代风韵于一体,别具一格的铁观音茶艺。历代茶人不断超越自我,完善自我,追求更高层次的生活,使饮茶从单纯的生理需求上升为文化范畴的社会活动,进而形成了一种艺术新形式,同时也引导茶人进入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

  二、丰富多彩的茶文化。

  安溪人以茶为业,茶叶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世代相承,形成了富有特色的茶乡风俗习惯。茶叶,是安溪人礼貌待客、馈赠亲友的首选佳品。安溪人有“斗茶”的风俗,每当新茶初制成,三五邻居好友,各自带上自制茶叶,相互冲泡品评,从色、香、味、形各个方面,一比高低。最精彩的茶俗当是“茶王赛”了。每年两季新茶上市,聘请茶叶专家当评委,经过初赛、复赛、决赛,最后被评为“茶王”的茶农,披红挂彩,坐着八抬大桥,敲锣打鼓,鞭炮齐鸣,“踩街”游行,十分光彩。

  安溪人十分讲究茶叶的品饮艺术,创造了一套融传统茶艺与现代风韵于一体的安溪茶艺。

  安溪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厚,人们在生活生产中,创造了一系列与茶结缘的文化形式,像茶诗、茶联、茶歌、茶谚等,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藏。以闽南乌龙茶采制歌为例:

  ⒈采茶南国茶海晴朗天,蝶女飞舞树丛间。一梢三叶鸡啄采,盛青葫芦挂腰边。(注:一般盛青的竹筐为葫芦形。)

  ⒉晒青夕阳柔光一片绿,速摊速收如卷席。轻装细放胜护子,好坏牵动全战役。

  ⒊做青反复摊凉反复摇,心系青间闹通宵。眼看手摸鼻子嗅,惟恐香韵随风逃。

  ⒋杀青高温煎炒似鸣炮,杀匀杀熟须周到。手握成团不流汁,是草是宝见分晓。

  ⒌揉捻圆桶团团转,肚里茶浪翻。叶片成条索,只是一瞬间。(注:乌龙茶的揉捻仅三分钟)

  ⒍烘焙、包揉三番五次烈火烤,复而怕冷布紧包。粒粒塑形青蛙腿,砂绿色润香韵娇。

  ⒎审评盘盘乌龙争攀比,杯杯茗水斗艳奇。观形闻香尝滋味,个个颜开称兄弟。(注:户户采制的茶叶质量均很好,称兄弟茶)

  三、弘扬安溪茶文化。安溪县通过茶文化的传播来拓展安溪乌龙茶的国内外市场,举办茶王赛是重要形式之一。1999年12月在香港举行的安溪铁观音茶王邀请赛上,100克铁观音以11万港元的拍卖价创出历届茶王拍卖的最高纪录,可谓“黄金有价,茶王无价”。

  宣传安溪茶文化的另一种形式是举办茶文化旅游节,安溪去年举办首届安溪茶文化旅游节暨铁观音乌龙茶节,让更多的人了解世界名茶铁观音独特的栽培技术、精湛的采制技艺及十分讲究的品饮艺术。特别是通过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茶史展览、茶园观光、名茶品尝、论文研讨等一系列茶事活动,弘扬中华茶文化,展示茶乡风采,提高安溪乌龙茶的知名度,拓展乌龙茶市场。

  茶文化与茶叶市场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茶文化塑造了茶叶令人赏心悦目的形象,对茶叶“色、香、味、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