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小灵通”灵通到几时?
作者:不详  文章来源:瓷都热线http://cidu.net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3/3/27  文章录入:不详  责任编辑:不详



在中国通信市场中,“小灵通”眼下扮演的是一种“搅局”的角色:让监管者尴尬,也让市场其他竞争者心烦。
  最近,“小灵通”电话开始在北京的郊区县怀柔放号,其余几个郊区县也已开始建网。恰逢北京召开“两会”之际,一时间,“小灵通”会否突破最后的“地域限制”以及由此引起的话题,在上至“两会”代表、委员,下至普通百姓中间引发了空前的关注,新浪网还特辟“‘小灵通’星火燎原”专题展开讨论。

  “小灵通”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窜红,主要是在于它具有可以和移动电话比肩的通话功能,此外更具有接近市话价格的低资费优势。在中国内地移动电话双向收费、资费偏高的情况下,“小灵通”的出现所到之处都赢得了青睐也就在意料之中。

  去年底,“小灵通”用户在全国范围内已经突破1200万,业内专家预计这个数字今年很可能超过3000万。尽管与目前中国移动电话2亿的用户规模相比不在一个级别上,但是其迅速的窜升速度和今后的走向还是给整个通信市场带来了震动。

  目前,国际移动通信市场的主流方向正由第二代技术向第三代技术(3G)过渡,而作为固定电话延伸的“小灵通”,所使用的PHS技术在通信领域属于一种中间技术,或过渡技术。

  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杨培芳表示,“小灵通”技术源自日本,在90年代中期,中国内地有些地区曾考虑引进,但是由于这项技术不是电信发展的主流方向,而且需要基站密度太大,最终信息产业部没有考虑引进。

  而如今,虽然在北京上海等部分中心城市尚未“解禁”,但在技术上并不先进的“小灵通”却已在市场上站住了脚,而且大有“攻城掠地”之势。

  与此同时,在中国内地电信资费面临重新调整、第三代移动通信将成主流的情况下,“小灵通”的优势究竟将保持多长时间?一些业内电信设备制造商和运营商不约而同地认为,中国通信市场近几年内仍将以话音业务为主,而能提供丰富多彩的数据业务的3G时代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会到来。

  “小灵通”设备最大的供应商UT斯达康市场部有关人士表示,“小灵通”低成本、低资费的市场定位非常适合大众消费市场,从某种角度看,“小灵通”其实是把移动通信这张饼做大了,并且培养了用户对移动通信的使用习惯;另一方面,随着技术的改进,“小灵通”也可以支持许多数据业务,目前一些地区“小灵通”电话已经可以发送图片。

  今后电信市场用户群将会细分,“小灵通”将继续满足一大部分低端消费者的需求。掌握中国自主3G标准的大唐移动通信公司总经理杨骅对记者表示,目前,国际上3G技术处于试用阶段,业务模式还远未成熟,真正成为市场主流还需几年时间。他认为,“小灵通”在以话音为主的阶段完全有市场空间,在3G到来后,也依然可以作为市场的补充。

  然而杨培芳对“小灵通”未来的发展并不乐观。他说,“小灵通”是中国电信市场资费扭曲的产物,目前看来,移动通信资费标准肯定要降低。“如果GSM或CDMA手机降到和普通市话一样便宜,那‘小灵通’会何去何从?”杨培芳反问道。

  杨培芳主张,市场更需要的是将手机价格降到“小灵通”的资费标准,而不是倒过来。政府现在应该考虑如何促进“小灵通”向先进技术的过渡,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大浪淘沙,“小灵通”的故事再次说明,与技术和行政手段相比,只有市场才有真正的发言权,并决定着技术的生命周期。□孙丽霞 费琼琼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