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黄永玉对瓷都德化的别样深情
作者:寇婉琼  文章来源:瓷都德化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1/20 20:50:3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黄永玉边回忆边画70年前的德化。

忆旧

坐在椅子上,黄永玉随手拿起一张白纸,从怀里掏出钢笔便作起画来。

黄永玉首先画出一座拱桥,右边是山,左边是街,前方是连绵的远山。他说,他当时就在右边这座山再往前一点的简易乡村师范学校读书,因为帮人打架,躲到瓷厂做小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的瓷坯上画一些花花草草和小动物。他又说起,有一次徐曼亚(1904年—1973年,德化三班奎斗人,有《小型瓷艺学》《瓷作十讲》等陶瓷工艺美术著述)叫他画老虎,他便在一个瓷盘上画了四只老虎,徐曼亚将瓷盘摆放在门口,结果很快被买走了。

随着回忆的不断深入,黄永玉还说起当时雇请他当小工的老板叫廖楷德,就在打工的地方是一条砌着石头的斜坡路,下面有一座庙,不远处还有一家育英慈善幼儿园。“幼儿园收留了很多流浪的孩子,我估计那个园长是地下党。”黄永玉笑道,一边迅速画出了一条栩栩如生的斜坡路。

当曾部长告诉黄永玉那个地方就是今天的程田寺格,程田寺也还在,育英幼儿园也还在,黄永玉非常高兴。对他来说,当年那并不是在工作,而是在享受。那个时候,跟黄永玉住在一起的还有另外两个十多岁的青年,他们三个人,“一个瓷场小工,一个樟木箱雕刻徒工,一个小学教员成立了一个木刻小组。合用着一盒简陋的木刻刀。”

谈起缘何离开德化,黄永玉兴致更浓,娓娓道起了当年的故事。他说,那位当教员的朋友的妻子被人欺负了,他打抱不平,就在一个晚上,拿着一把铁锤,准备照那个人的头砸过去,结果打偏了,打到背上。后来才知道,他打错人了,错打了负责抓壮丁的保甲长,只好逃之夭夭,跑往泉州。几年后,黄永玉随着抗战文艺演出队回到德化,有人指着街上一位歪着脖子走路的人告诉他,那就是被他打错的保甲长。

午餐时,满桌佳肴又重新勾起了黄永玉对德化的怀念。“德化出竹笋,柱子般粗一根。”他说着,双手合拢比划出竹子的粗模样,爽朗地告诉大家那竹笋的味道让他记忆犹新。同时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有一种野生的蘑菇,“像小雨伞一样”,“也是一种美味”。

目前,黄永玉正在撰写自传,他表示,已经写到了在安溪的“集美学校”,紧接着便要写到德化了。

虽然不到两年整,但德化的生活对黄永玉的一生至关重要。德化几乎可以说是他传奇艺术人生重要的一站。在他的文学作品或各种访谈节目中,都多次提到德化,坦言德化是“值得回忆的地方”。

与黄永玉结缘,德化是幸运的。黄永玉忆旧时随手画下的画作,将被德化永久珍藏。

上一页  [1] [2] [3]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