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捍卫瓷都光明 护航经济发展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瓷都德化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27 21:48:2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德化县是一座千年古瓷都,是镶嵌在闽东南大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今天当人们看到我县这些年经济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喜人景象时,都不会忘记那些默默无闻、执着追求,捍卫着瓷都光明,为德化县经济发展护航的德化电力人。(XMW)

  六十年跨越 打造瓷都坚强电网

  “灯一亮,整屋的人都变白变亮了,感觉真好。一整夜,我都兴奋的像个小孩,无法入睡,就对着电灯发呆。”回忆起1960年4月自己家中安装了第一盏电灯通电的那一刻,德化供电公司退休员工,今年75岁的吴忠候老先生仍旧激动不已。(XMW)

  自1956年在三班泗滨建成第一座16千瓦的水电站以来,小水电站犹如雨后春笋开始遍布我县;1958年,土坂电站的建成,拉开了我县居民用电照明的先河。七十年代末,我县水电装机总共不上一万千瓦。(XMW)

  真正的变化始于1978年。那一年,忽如一夜春风来,我县的决策者审时度势,及时地把发展“林、瓷、电、矿”作为我县的四大支柱产业,我县的电力建设迎来新的曙光。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随着电气化县建设的不断发展,小水电代燃料进入了千家万户,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我县迈出了关键而坚实的一步。(XMW)

  而2004年股改以来,那变化更是惊人的:2005年12月,第一座按综合自动化设计安装的35千伏琼英变电站投运;2006年12月,110千伏瓷城变、龙浔变、乐陶变千伏变电站全部撤人,实现了无人值班,是我县首批实现无人值班的变电站;2007年4月,我县自主设计建设的第一座变电站——南埕110千伏变电站投运;2008年,金锁220千伏输变电工程投产运行,全县发电量达7.48亿千瓦时。(XMW)

  目前,我县电网管理220千伏变电站1座,拥有110千伏变电站6座,2个110千伏环网;35千伏变电站8座,110千伏输电线路167.9公里,35千伏输电线路305.5公里;水电站169座,装机总容量突破30万千瓦;热电装机总容量达2.8万千瓦……60年的跨越,我县电力打造成了以110千伏电网为主网架,35千伏电网为辅助网架的,充足、稳定、便捷、安全的坚强瓷都电网,为绿色瓷都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电力保障。(XMW)

  优质的服务 助力陶瓷企业腾飞

  “是你们优质高效的服务帮我们挽回了经济损失,也保住了我们企业的信誉!”2008年12月5日,德化兴福陶瓷有限公司郑经理专程给德化供电公司送来锦旗。原来,该公司因生产规模扩大,新申请增容一台500千伏安配变。就在这时,一批发往新西兰的陶瓷制品正在赶制中,若正常停电施工必将延误交货时间。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德化供电公司“想用户所想、急用户所急”,一路开“绿灯”,在一天内就为用户办好了所有的增容手续。同时,该公司领导亲自带队赴现场勘查并召开协调会,主动提出利用陶瓷企业生产间隙等时机进行增容改造,确保企业生产不受影响。方案一确定,施工人员便“见缝插针”加快施工进度。3天后,该公司增容工程竣工送电,而这期间,该用户陶瓷生产制作正常进行,不受任何影响,如期交货。(XMW)

  如果说,坚强的电网是服务瓷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属“硬件”要求;而向瓷都广大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则是“软件”要求。为此,近年来,德化供电公司在加快电网建设的同时,优化、缩短业扩流程,创新服务方式和载体,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开辟陶瓷企业用户“绿色”服务通道,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为陶瓷企业提供人性化的优质服务,赢得陶瓷企业的赞赏。(XMW)

  陶瓷既是我县的支柱产业,也是我县的名片。如何将绿色环保的电能,更好地融入到陶瓷产业中,成为德化供电公司营销战略的“风向标”。于是,德化供电公司主动与陶瓷企业合作,采用多方投入、风险共担的形式,共同研制新型电热窑炉,解决电热窑炉高温成本控制问题。在双方共同攻坚下,2008年1月,我国首条全自动控制电热高温隧道窑在儒苑公司试验成功。它无需人工调控,最高烧成温度可达1450摄氏度,首次解决了隧道在不同烧成阶段需要不同温度等难题,最大化利用电能,延长窑炉使用寿命。不仅产品色釉稳定,成品率反而提高了13%。与以往用柴油烧瓷相比,使用一条电热隧道高温窑炉,一天可为企业节约成本1800元。按我县推广160条电热隧道高温窑炉来算,一年就可以为陶瓷企业节约成本1亿元。同时,该窑具有操作方便、温度控制准确、产品质量高等特点,极具推广意义。(XMW)

  据了解,由于电力供应日趋稳定、电力服务优质高效,加上近年来油价波动不定,以电代油的电窑炉得到越来越多制瓷企业的青睐。目前,我县共有165个电热隧道窑,1100多家陶瓷企业90%以上都使用各种各样的电窑,不但为企业节约了成本,助力企业腾飞,同时也为我县保持了青山秀水,使丰富的生态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XMW)

  农村电气化 架起农民致富之路

  “村里电气化改造了,用电不再愁。这日子,我看是越过越有奔头!”我县坪埔新村村民陈福元开心地说。2008年年底,我县通过了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省级验收,坪埔新村、盖德村等61个村建成了电气化村,村民们过上了电气化新生活。陈福元一下买了好几样电器,有电冰箱,有微波炉,还有一台电磁炉。(XMW)

  农村电气化是德化供电公司在六十年发展中的又一得意之笔,它为我县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插上了有力的翅膀,架起了农民的致富之路。(XMW)

  两年前的坪埔新村,线路老化、电压不稳、杆线杂乱……供电问题成了村里经济发展的瓶颈。2007年,德化供电公司将坪埔新村列入第一批新农村电气化改造示范村中。如今,走进村子放眼望去,整齐的电线、笔直的电杆和村民们的宅院交相辉映,处处透着新农村生活的富足,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XMW)

  这是德化供电公司抓管理、保质量、建制度、降成本、促发展,确保农村电气化改造带给农民的实惠。“新农村、新电力、新服务”,县供电公司制定专门工作计划,按照“转变发展方式、建设新型农网、统一品牌服务、惠及家家户户”的总体要求,依靠政府、科学规划、示范先行、加强管理、以先进技术支撑,重点着手对全县高低压输电网进行改造,重点解决电网安全可靠供电问题、增强电网配送能力问题、提高供电电能质量问题和改善电网装备水平问题。(XMW)

  “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生活娱乐,电器当家。”两年来,我县顺利完成了61个村的电气化改造工程。电气化拉动了内需,拉动了我县农村用电量的大幅增长,促进了我县经济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效地启动了农村市场。据统计,我县的农村低压客户用电量,从2003年的2.13亿千瓦时,发展到2008年的4.85亿千瓦时。我县年径流总量达26.32亿立方米,人均年水资源量8715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平的3.8倍;可供开发的水利资源30.2万千瓦,水电装机总容量达27.21万千瓦,目前自建的小水电装机容量居全省第一,是“中国小水电之乡”,实现城乡同网同价,乡、村、户通电率达100%,带动了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老百姓高兴地说:“现在德化的电灯更亮了,电费降低了,服务上门了,人民更满意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