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融入海西建设 实现德化跃升 | |
作者:高建生 文章来源:中国企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6/25 13:55:3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德化跃升 src="/Article/UploadFiles/200906/20090630135813872.jpg" border=1> 德化县县委书记陈全顺(左三)到企业调研 □本报记者高建生/文 国务院通过的《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为福建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八闽大地掀起了新一轮建设海西、奉献海西的热潮。(XMW) 日前,本报《海西先行周刊》派出专题报道组,深入海西建设第一线采访,在“瓷都”德化,我们强烈地感受到《意见》给德化带来的鼓舞:海西建设5年来,当地县委、县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科学发展、四求先行”的号召,坚定实施“三做大,两统筹,一加强”的发展举措,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先行先试,有效作为,努力把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赢取发展主动权,实现德化新跃升。(XMW) 踏着春天的脚步,气势如虹的海西建设画卷铺展着动人的图景。海西5年,是波澜壮阔的5年,也是生机蓬勃的5年,作为海西5年来经济突飞猛进发展的一部分,德化是其中亮丽的色块。(XMW) 走活一颗子 带动一盘棋 走进德化,“中国瓷都”的气息扑面而来。作为发展经济的一颗重要棋子,陶瓷带来的规模效益几乎撑起了德化经济的半壁江山。但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个举世闻名的“古瓷都”却只有2家国营的陶瓷企业和十几家小民窑,远远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年陶瓷产值仅1268万元。德化不禁忧心忡忡:他们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人口分散,发展滞后,没有石狮、晋江等兄弟县市那样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能够在改革开放之后迅速崛起。怎样才能立足自身实际,走出穷山恶水的重重围困境,闯出一条富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呢? 德化一届届领导班子无不在思考着同样的问题,并强烈意识到:要发展就必须立足德化实际,立足德化传统陶瓷产业,这是德化的根! 德化是我国陶瓷文化发祥地之一,历史上与江西景德镇、湖南醴陵并称为“中国三大古瓷都”。早在宋元时代,德化瓷器就漂洋过海,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商品,瓷器是德化最大的品牌。因此,在实行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初步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后,县里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了“工业立县”战略思路,鼓励发展陶瓷业,通过走活这颗子,带动发展一盘棋。(XMW) 万事开头难,回忆起实施“工业立县”头几年的情形,德化县县委书记陈全顺介绍说,上世纪80年代,德化陶瓷业发展迅速,呈现“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态势,由于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不灵,企业布局分散,规模小、集约程度低,运营成本高、经济效益差。同时,烧瓷全部用木材,每一吨陶瓷要烧掉一吨木材,形成了严重的“林瓷之争”。(XMW) 伴随“林瓷之争”而来的是对德化生态环境的急剧破坏,全县森林覆盖率一度从1978年的56.9%下降到50%以下,到1985年木材蓄积量比1979年减少85.9万立方米。发展经济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要实现人与资源、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协调发展,解决林瓷矛盾已刻不容缓。(XMW) 解决“林瓷矛盾”最根本的是要解决烧瓷的燃料问题,德化从水资源丰富的县情出发,鼓励发展小水电。这一举措一举多得,一方面,使德化陶瓷改“以柴烧瓷”为“以电烧瓷”,全县近90%的陶瓷企业使用电能、天然气等清洁能源,10%左右使用液化石油气、柴油,成为全国第一个无污染陶瓷产区,产品质量与合格率明显上升,市场竞争力显著增强;另一方面,“以电代柴”后,使德化广阔的农区和林区得以休养生息,目前全县森林覆盖率上升至77.3%,林木蓄积量达1245万立方米。良好的生态植被涵养了宝贵的水资源,为水电业、陶瓷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XMW) 据了解,德化可开发的水力资源达30.2万千瓦,目前已开发28.38万千瓦,水电业成为陶瓷业之外的另一支柱产业,成为名副其实的 “中国小水电之乡”、“全国水电农村电气化县”。(XMW) 在解决“林瓷矛盾”的同时,德化确立了“不论体制求发展”的思路,形成了以民营为主力、多种所有制成分共同发展的产业经济体制。1985年,德化引进西洋工艺瓷,各民营陶瓷企业纷纷走出国门,开拓西洋工艺瓷市场。据泉州检验检疫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2008年德化自营出口陶瓷企业达110多家,产品远销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陶瓷出口交货值7亿多美元,出口量居全国第二,是全省十大重点出口县(市)之一,成为全国最大的西洋工艺瓷生产、出口基地。(XMW) 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思路的不断明晰,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德化进一步确立了“工业兴县”的发展战略和“科技兴瓷,艺术兴瓷”的发展思路,尤其在1100多家陶瓷企业中,建立240多个陶瓷研发机构,拥有2800多名专业人才,提高了德化陶瓷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XMW) 近年来,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德化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产业集群效应不断显现,先后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民间(陶瓷)艺术之乡”、“中国瓷都”等称号。目前,德化有200多项产品在全国或国际上获奖,其中德化白瓷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研制的红釉瓷“中华红”、“中国红”、“富贵红”等系列产品成为继“中国白”之后在国际瓷坛上引人注目的珍品。2005年5月,德化艺术陶瓷被定为省首批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2008年,德化陶瓷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百佳产业集群之一。(XMW) 这一切与县委、县政府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是分不开的。陈全顺说,我们不仅成立了“中国瓷都德化品牌宣传工作领导小组”,出台鼓励企业争创名牌的奖励规定,激发企业的创牌意识与热情,而且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先后组织企业到北京、上海、深圳、香港、台湾等举办“中国瓷都德化名瓷展”,开展品牌推广活动,共同打造“中国瓷都德化”的区域大品牌。据了解,德化县目前已拥有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出口名牌及国家地理标志等国家级品牌13个,中国陶瓷行业名牌6个,省、市级名牌46个,国家级大师3名、省级大师23名,德化白瓷成为我国三大瓷都中率先拥有国家标准的瓷类产品。(XMW) 一子活,满盘活。陶瓷业的壮大加快了德化工业化进程,2008年全县工业产值110.6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204.6倍,其中陶瓷产值6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2.3%;三次产业结构由1978年的45.6∶29.6∶24.8调整为2008年的8.7∶58.2∶33.1。而且,德化陶瓷业的发展带动了水电业、矿产业的发展和第三产业的繁荣,不仅吸收了国企改革中分流出来的1万多名劳动力,缓解了再就业的压力,而且吸纳了近8万农民工,为农业和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支撑。城关建成区由1978年的不足1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由1978年的1.03万人发展到现在的18.65万人,城区集中了全县69.2%的劳动力、67%的经济总量、67.6%的税收和72.77%的中小学生,城市化水平达59%,基本形成了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一、二、三产及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格局。(XMW) 陈全顺深有感触地说,在德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陶瓷企业功不可没。(XMW) 稳住大盘 致力发展 发展道路不可能一片坦途。德化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遇到新困难、解决新问题的过程。2008年以来,金融风暴席卷全球,德化真切感受到来自华尔街的阵阵寒意,欧美市场急剧萎缩,产品订单大幅度减少,依托陶瓷出口为主的德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XMW) 在严峻的经济形势面前,德化县委、县政府见事早、行动快,积极为企业“鼓劲”、“输血”、“解困”、“减负”、“护航”,全力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扭转经济下滑趋势,稳住发展大盘。树立“不论企业大小,都是经济增长点”的服务理念,成立专门协调领导小组,坚持县领导挂钩纳税50万以上企业制度,建立乡镇领导挂钩纳税50万以下企业制度,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协调解决企业在生产、经营、融资、厂房租用、两证办理等方面的问题。积极争取国家提高陶瓷出口产品退税率,出台了 《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实施意见》、《进一步为企业排忧解难工作意见》等13个方面优惠政策,送政策进企业,引导企业用好中央和省市县“扩内需、保增长”等优惠政策,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组织企业参加春季广交会、第19届华交会等展会,达成意向订单3亿多元。深化审批制度改革,在全市率先把政府75%的权力授权到窗口,行政效率不断提速。今年1—5月,德化日用、半日用陶瓷企业订单不降反增,日用陶瓷出口总值逆市增长48.04%。(XMW) 在德化县三班镇,记者看到当地陶瓷产业依靠稳住生产、推动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壮大实力。记者在宏顺陶瓷有限公司了解到,最近几个月,该公司顺应市场变化,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已接到30万美元的订单,吸纳了其他陶瓷产区180多名熟练技术工人。(XMW) 凭借改革开放积累的经验,在应对金融危机中,德化逆市而上,科学发展,先行先试。2008年,德化实现生产总值84.3亿元,比2007年增长 (下同)12.1%,其中工业产值110.68亿元,增长14.2%。财政总收入7.8518亿元,增长11.0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4.0902亿元,增长20.01%。今年1—5月,德化经济止跌回升、逐步回暖、运行趋稳,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这主要得益于德化县委、县政府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和省委、市委“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得益于当地政企齐心协力的奋斗精神,也得益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带来的发展新契机。(XMW) 抓住机遇 融入大局 当前,国务院通过《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决定给予福建先行先试的政策,明确了海西发展的战略定位,即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和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XMW) 德化地处内陆与沿海地区的结合部,作为海西发展的前沿,正按照省委书记卢展工提出的“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创新创造,先行先试,在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高层次上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要求,主动融入海西建设和泉州发展格局,提出了“三做大(做大工业、城关、旅游),两统筹(统筹城乡及经济、社会、生态发展),一加强(加强德台合作交流)”的发展举措和“凸显优势,先行先试,打造国际瓷艺城、海西重要的矿产基地、海峡旅游养生村、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山水园林城市和德台合作交流前沿平台,加快建设现代化绿色瓷都,实现德化走在全省山区县发展前列,为海西发展作出新贡献”的发展目标。(XMW) 在打造国际瓷艺城方面,德化将规划建设当代国际瓷艺家创作交流基地和陶瓷文化营销平台,加快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做大陶瓷产业,做强陶瓷企业,做精陶瓷产品,做深陶瓷文化,把德化基本建成技术领先、品质卓越、产能强大、门类齐全、引领潮流的 “中国陶瓷创新基地”,力争陶瓷业在规模总量、技术含量、文化内涵、产品档次、市场占有率和出口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XMW) 在打造海西重要的矿产基地方面,德化将尽快摸清矿产资源储量,搞好矿业发展规划,建立矿产业科技合作园区,推进现有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矿产品深加工、精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矿业效益,争取把德化建设成为集钢铁原料、黄金生产、水泥生产、碳酸钙产品生产和有色金属冶炼为一体的海西重要的矿产基地。(XMW) 在打造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方面,德化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循环型农业、循环型服务业等循环型产业体系,持续丰富完善 “1+3+1”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努力把德化建成海西首个全国循环经济示范县。(XMW) 在打造千年瓷都、山水园林城市方面,德化将深入实施 “大城关”发展战略,修编完善县城总体规划,按照 “千年瓷都、山水园林、宜居旅游”标准,东进南拓、整合提高,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位。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环城乡镇、中心集镇建设,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XMW) 尤其是在打造海峡旅游养生村方面,德化更具独特优势。境内有雄伟的戴云山、秀丽的九仙山、神秘的石牛山,景色旖旎;浐溪和涌溪绵延境内,河流两岸林涛阵阵,古树争奇,新花斗艳,溪水流长……钟灵毓秀中尽藏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无限的商机。再凭借77.3%的森林覆盖率、94.7%的土地绿化率、100%的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全国第29位、全省第1位的生态环境质量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等4个 “国字号”生态品牌,全省、全国绿化模范县,福建最佳旅游目的地、福建省优秀旅游县,德化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生态经济前景广阔。(XMW) 为此,德化县委、县政府积极对接海西旅游发展格局,完善旅游发展规划,争创中国旅游强县,打响海峡旅游养生村品牌。(XMW) 《意见》提出,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展示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广阔前景,也为两岸合作与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为此,德化县进一步发挥 “五缘”优势,致力于打造德台合作交流前沿平台。充分发挥台湾在德化的养殖加工业、生态农业等示范辐射作用,促进对台农业资金、良种、设备等生产要素的引进和合作,准确把握台商投资导向,力争吸引台湾的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项目,提升产业合作层次。加快编制德台陶瓷、旅游、农业、教育、文化等产业对接专项规划,大力推进德台民间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宗亲文化等的深层次交流,利用戴云山与台湾特有的绿色 “血缘”关系,开展戴云山与台湾山脉生物多样性的课题研究及学术交流,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深入推动德台交流合作,努力把德化建成海峡两岸陶瓷产业对接集中区、生态旅游合作区、精致农业示范区、教育文化互动交流区和生物多样性研究交流基地,在推动两岸人民交流合作方面先行一步。(XMW) 【采访手记】 回顾5年历程,方知今朝不易;昂首展望未来,始觉任重道远。(XMW) 作为中国三大古瓷都之一,德化陶瓷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舞台上载荣载誉,“瓷坛三朵金花”更是香溢海内外。自1996年以来,德化县连续多次被评为“福建省经济发展十佳县”,并先后荣膺“中国陶瓷之乡”、“中国小水电之乡”、“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瓷都”等众多美誉。(XMW) 海西一路发展,德化一直成长。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洗练和海西建设的浪潮,如今面对全国各界对海西发展的殷切期待,德化人始终秉承着改革创新的励志精神,时时怀着服务大局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致力于打造海西生态经济区域和德台合作交流要地,让我们共同期待德化这只“经济山鹰”高昂起“陶瓷”之首,展开“旅游”和“矿产”的双翼,在建设海西的经济浪潮中奋勇翱翔,再创飞跃新高度。(XMW)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