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解密《新闻联播》:审片室电话可直通中南海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2/4 0:19:12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1984年12月19日
1987年4月13日 1982年,《新闻联播》主播邢质斌在播报新闻。 赵忠祥 1978年5月,经中共中央批准,北京电视台改称中央电视台,英文缩写CCTV,但正式定名的《新闻联播》,却在这一年的1月1日就通过电波发向了全国。(XMW) 一档承载了诸多特殊意义、具有崇高地位和经济价值的电视节目,也从此走进了国人的生活。(XMW) 如今,很多人“每晚7点开电视看新闻”的习惯,大约就发端于此时。(XMW) 筹备开播 主播“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访美国同行引进“提示器” 1978年1月1日,当天值班编辑黄一中手写的一张“电视新闻播出串联稿”上,满是勾勾画画的箭头和圆圈,这张纸上记录的是第一期《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共5条新闻,加上配乐和切换时间,全长20分钟,头条是《邓副主席出席国务院办公室招待会,同外国专家欢庆新年》。(XMW) 开播后,由于当时电视台没有录像机,新闻画面用电影胶片拍摄下来送到直播间,一边播放带子,一边同步配音解说,播音员本人并不出现在节目画面上,“只闻其声,不见其人”。(XMW) 《新闻联播》首任男主播赵忠祥记得,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两年,直到1979年底,他的面孔才第一次出现在《新闻联播》上。“第一次上镜,屏幕上只有我一个人,后来不久改成一男一女两人播报新闻。”双人搭档主播的形式一直沿用至今。(XMW) “当时我们要具备极强的文字辨别能力,(新闻稿)都是手写的,上面可能有20个编辑的字迹”,赵忠祥说,节目直播中有时还会插进临时来稿,重要信息容不得半点差错。(XMW) 赵忠祥回忆,1979年他跟随国家领导人去美国访问,看到美国的新闻播音都使用了“提示器”,就是摆在镜头和播音员之间的一块屏幕。赵忠祥回国后立刻向台里打报告,引进了这种实用设备,才摆脱了“低头看稿”的紧张状态。(XMW) 《新闻联播》开播之初,由于当时的电视信号主要依靠微波线路传输,容易受地理因素影响,无法覆盖全国。1980年10月,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做出决定,“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县广播站”,必须转播央视《新闻联播》。(XMW) 地位提升 发布中央政令,审片室电话可直通中南海 1982年9月1日起,中央明确规定,将重大新闻的发布时间从20点提前至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的播出时间19点,重要新闻将首先在《新闻联播》中发布。(XMW) 这标志着中央电视台首次成为独立的新闻发布机构。之前,中央政令和重要信息的发布渠道,以《人民日报》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为主。(XMW) 据《南都周刊》报道,《新闻联播》是中央电视台惟一享有专用审看间的节目,每天下午,分管新闻的副台长和新闻中心主任要在这里审看当天待播的样片。(XMW) 一位多次送审样片的资深记者这样描述审看间里的场景:“沙发中间的茶几上有两部引人注目的电话,其中一部是可以直通中南海的红机。” 《新闻联播》权威地位的确立,伴随着电视这一新兴传播媒介的迅速普及。在受众数量迅速增长,而节目生产仍处于相对匮乏状态的20世纪80年代,《新闻联播》几乎成为亿万电视观众每天必看的节目。数据显示,1986年,《新闻联播》收视率为35%左右,到1988年,上升到50%以上。(XMW) 而且,包括邓小平、李先念、邓颖超、胡耀邦等许多领导人,也都是《新闻联播》的忠实观众,他们在许多场合都表达了对该节目的兴趣和关注。(XMW) 随着影响力与日俱增,地方电视台报送央视播出的节目内容和数量的增加,《新闻联播》引起了各地党政领导的高度关注。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