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 |
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板块断裂造成汶川地震 | |
作者:夏杨 孙璇 文章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5/16 0:56:11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 |
|
|
工程抗震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 文/图 本报记者 夏杨 孙璇 通讯员 朱玉尊 工程抗震研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 ●7.8级地震,相当于250多个原子弹爆炸的威力! ●人类现有认知水平要实现准确预报地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可以说,现在连曙光都没看到! ●大家买房子要学会一点:不能只看重房内结构和装修,房子的抗震能力很重要! 汶川7.8级地震为何没能提前预警?网上流传的“动物反应异常”等地震征兆有无科学道理?援助灾区需要加强哪些环节?……昨晚,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大学工程抗震研究中心主任周福霖接受羊城晚报独家专访。他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准确预报地震还是世界性难题。 汶川地震国家反应迅速 羊城晚报:周院士,这次大地震让人震惊、心痛。国家有难,我们来找您。 周福霖:是啊,这次地震一发生,我就想到唐山地震。唐山地震后第三天,受中央派遣,我随调查组去调查建筑技术问题。同是7.8级地震,我感觉这次和那次差异很大。 那时候,我们的反应没有现在快,地震后几天,许多信息还不知道。只知道是北京旁边的一个大城市,死伤几十万人。地震发生的具体时间也搞不太准。随着房倒屋塌,唐山的地震监测仪器也毁掉了,不知道震源在哪,也不知烈度有多大。“7.8级”这个数据,实际上是事后根据国内外一些资料判断出来的。 这次就明显不同,各方面情况马上就掌握了。国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以人为本的举措,全力拯救灾区百姓的生命。 地震预报仍是世界难题 羊城晚报:地震中,不少生命的逝去让人痛心。余震还会存在多长时间?危害会不会越来越小? 周福霖:一般来说,地震后三个月都是余震期,烈度逐渐减小。但时间和烈度大小都不绝对。也有烈度增大的,不可掉以轻心。2003年的新疆伽师地震,第一次是6.2级,第二天就发生了6.3级地震。第二年又发生了两次同样级别的地震。 羊城晚报:早在东汉时期,我国的大科学家张衡就发明了地动仪,技术领先欧洲1700多年。这让我们一直自豪地认为我国的地震研究非常领先。可为什么这一次我们没能准确预报? 周福霖:地动仪的作用,不是“预报”,而是同步“汇报”。古代交通不发达,有了地动仪,哪个方位发生地震,该方位龙口中的珠子就会掉下来,起到同步监测地震的作用。 地震预报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因为地震发生的因素非常复杂。地球自身能量的释放,地外星球的引力,都可能引发地震。人类现有的认知水平要实现准确预报地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于哪天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我说不准。可以说,现在连曙光都没看到! |
|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